跨认知领域结构启动效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un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认知常常被认为是由许多功能上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不同模块分属于不同的认知领域,有其各自的加工模式。例如,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如算术、音乐等分属不同的心理模块,加工机制不同。然而,近年来相关认知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发现,语言和其他认知领域在结构加工上存在一定重叠。因此,对于不同认知领域是否存在共享的加工机制这一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另外,先前研究中涉及的语言多为英语、德语等屈折性语言,这些研究结论是否可应用于汉语尚未可知。因此,本博士论文试图通过一系列跨认知领域的结构启动实验,探究语言和其他认知领域在结构表征及加工机制上的共享性,并验证其在语言上的普遍性。
  首先,实验1中我们设计了两个离线子实验来研究语言和算术在结构表征和加工上是否存在共享性。实验1a采用句子补全任务,探究算式结构对汉语句型NP1+有+NP2+很+AP的产出是否存在结构启动效应。实验1b采用句子语义理解判断任务,探究算式结构对汉语句型NP1+有+NP2+很+AP的理解是否存在结构启动效应。两个实验均发现了跨认知领域的结构启动效应,证明该效应具有跨通道的普遍性,也证明语言和算术虽然属于不同认知领域,二者在结构表征和加工上确实存在一定共享性,且这种共享性具有语言上的普遍性,即不仅能够在英语、德语等屈折性语言中观察到,也能在汉语中观察到。另外,过去研究常采用英语关系从句挂靠歧义结构作为目标结构,挂靠成分始终位于复杂名词短语内部,相应的启动效应也局限在名词短语内部;实验1采用的汉语结构则在挂靠方式上与之不同,当采用高挂靠解读时,其挂靠成分不再局限于名词短语内部,启动效应的出现证明抽象的算式结构对语言结构具有不受句法成分节点限制的启动力。
  在实验1的基础上,我们以汉语儿童作为受试,探究这种共享的结构表征和加工的发展过程。实验2分别采用离线的句子补全任务和句子语义理解判断任务,发现了和汉语成人类似的跨认知领域结构启动效应,即对于汉语儿童而言,算式结构对汉语句型NP1+有+NP2+很+AP的产出和理解均存在结构启动效应,证明儿童在10岁左右已经拥有了对跨认知领域抽象结构的表征和加工能力。该实验还发现,汉语儿童受到的启动效应强于汉语成人,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可能源自于儿童和成人在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差异,如更长的计算时间、更为规范的计算步骤、更少可用的计算资源等,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儿童的语言经验相对较少,使得结构间的竞争较少、结构表征较弱,因而更容易受外界影响改变其原本的结构表征,出现更强的结构启动效应。
  然后,我们通过实验3,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记录并分析算式计算及句子阅读时的眼动特征,探究了算式对语言的跨认知领域结构启动机制,以验证“渐进式程序假设”和“表征假设”。实验发现,与“渐进式程序假设”的假设前提不同,被试在进行算式运算时并不完全按照从左往右的渐进式顺序进行加工,而是按照从低到高的层级顺序进行加工。因此,相较于“渐进式程序假设”,实验结果更支持“表征假设”,即算式对语言的跨认知领域结构启动效应可能来自于两者在整体结构配置上的相似性。此外,结合先前研究已发现左右分支结构算式能够启动同一短语左右不同的组合顺序,我们认为这种结构配置上的相似性不仅要求相关部分在挂靠高度上的一致,也要求结构成分组合在线性顺序上的一致。同时,眼动数据显示,来自算式结构的启动效应不仅能够影响对目标汉语歧义句的解读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解读过程。
  接着,在实验3的基础上,我们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作为受试,以英语关系从句挂靠歧义结构NP1+of+NP2+RC、英语介词短语挂靠歧义结构NP1+VP+NP2+PP+Post-PP作为目标结构,探究二语学习者对于第二语言的结构表征和加工能否和母语一样,与其他认知领域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共享性。实验发现了算式加工对二语理解的启动效应,证明二语学习者对于二语句法结构知识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表征,且与其他认知领域共享。实验3中,算式对英语介词短语挂靠歧义结构的启动效应表明,算式结构对语言结构的启动不受句法成分节点限制,且这种非限制性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另外,眼动数据表明,算式结构对二语目标结构的加工过程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据此,在“表征假设”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树形层级结构表征假设”,认为算式结构对一语和二语结构的启动效应均来源于算式结构和语言结构在层级结构配置上的相似性。
  然后,我们尝试性地探究了视空间层级结构对语言结构的启动效应,以验证结构启动效应的领域普遍性。结果显示,视空间层级结构对一语、二语目标结构的理解均有一定程度的启动效应,但其强度弱于算式结构启动效应。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来自于视空间层级结构和算式结构在表征特性上的差异。具体来说,算式结构中,各成分的组织和整合遵循内隐或外显的规则,其结构配置具有明确且严格的表征;而视空间层级结构中各成分的组织整合虽然也具有一定程序性,但因其缺乏明确的规则指导,其结构配置无法形成和算式一样严格的表征,导致结构启动效应的减弱。此外,为解释结构启动效应的领域普遍性,结合实验结果,我们在“树形层级结构表征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时序层级结构表征假设”,认为语言、数学算式、音乐、动作这些不同认知领域的结构启动效应可能来源于它们在层级结构配置上的相似性,不同于“树形层级结构表征假设”,“时序层级结构表征假设”强调对层级结构中成分整合层次性及时序性特征的表征,对跨认知领域的结构启动效应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
  最后,我们讨论了本研究对于心理语言学理论如模块化认知理论、双语句法表征加工机制,以及对语言教学实践和跨认知领域的认知加工能力迁移训练的意义,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并为将来研究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互联网技术和影视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中外联合摄制的中国题材系列纪录片不断增多。2017年,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在江苏卫视和BBC世界新闻频道同步播出。该片讲述中国各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及建设与发展现状,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中国形象和中国魅力。大众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等领域对该片的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做了研究。但目前鲜见该
《推销员之死》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阿瑟·米勒的戏剧代表作,展现了二十世纪美国城市化进程与个人失败之间的扭曲关系。美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建立在牺牲无数小人物,如剧中主人公威利·洛曼似的梦想的基础之上。1949年,作品一经问世,创下连演742场的骄人记录,为米勒赢得三项大奖,确立了其国际声誉。这三个重要的奖项,证实了《推销员之死》在20世纪美国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该剧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
杰拉德·维兹诺是美国印第安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作家之一,曾两度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维兹诺在其创作中巧妙地结合了印第安传统文化和后现代思想,关注美国印第安人的命运,塑造了一众经典的恶作剧者形象,展现了美国印第安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回魂者》(Chancers, 2000)是维兹诺20世纪完成的一部恶作剧者小说。故事以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大学为背景展开,一群美国本土裔的太阳舞者就归还本土裔的遗骸并复活
卡森·麦卡勒斯是二十世纪美国重要作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重要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诠释着人的孤独、南方社会的变迁、以及对边缘人和畸形人的人文关怀。她的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通过在小说中建构一个南方小镇,对男权社会、两性关系、人的孤独与爱的主题进行深刻反思,描写了人类对自我和他人认识的局限性、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以及爱的无能等一系列现代主题。在她的作品中,突出表现了南方社会人类的挣扎与突破自我,揭示了人是自
肇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环境正义运动巧妙地将民权运动和环境运动融合在一起,从而引起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关注。然而,作者在搜集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相关研究时注意到,国内外学者对参与其中的女性,尤其是非裔美国女性的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对大量史料的定性研究,以帕特里夏·希尔·柯林斯的黑人女性思想为理论依据,旨在探析中上阶层非裔美国女性参与美国环境正义运动的原因、使用的策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和研
奥古斯特·威尔逊被公认为是美国伟大的黑人剧作家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剧院中一颗闪耀的新星。《篱笆》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探讨了非裔美国人的身份问题以及重构他们身份的一些可能途径。许多学者已经从女性主义,空间理论,篱笆的隐喻等入手研究了这部作品。本文以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所提出的身份危机理论为依据来深入探讨非裔美国人在《篱笆》中所遭遇到的文化,社会和家庭等三个层面的身份危机。通过
威斯坦·休·奥登(1907-1973),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语诗人,以卓越的诗才,独特的视角和人道主义的爱,始终关注不同境遇下人的生存状况,反抗生命和世界的荒诞,被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肆虐和英法中立的政治立场,奥登亲赴战时的西班牙和中国,凭借诗人单薄的力量对战时生命的荒诞,政治的虚伪和世界的不公,进行了一场诗学式的反抗。
马丁·艾米斯是当代英国重量级小说家,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被并称为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他的小说《伦敦场地》、《金钱:绝命书》和《信息》被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称为艾米斯最重要的“小说三部曲”。其中,《伦敦场地》的主人公是一位具有预知能力且极其有魅力的女人尼古拉·六世,她同时引诱两位陌男子进行交往,并确信自己会被其中一个男人杀害,但是,由尼古拉精心设计的谋杀并未成功。最终真正杀死尼古拉的人正
约翰·巴斯(1930-)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实验派作家,被认为是后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漂浮的歌剧》是巴斯的第一部小说,1956年被提名国家图书奖。该小说讲述了一位律师,托德?安德鲁斯在寻找父亲死亡真相的同时也给自己寻找新生活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国外学者不仅对巴斯的生平以及作品做了丰富的研究,对其作品中存在与虚无主题、元小说、黑色幽默等都做了深刻分析。国内对于巴斯的研究还没有
本文运用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从主题、新增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木兰辞》与中国电影《花木兰》和美国动画电影《木兰》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对三部作品的对比研究,作者分析了主要文化差异背后的原因。三部作品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转换。  研究结果表明,《木兰辞》体现的文化价值维度是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高不确定性规避以及男性化倾向。中国电影《花木兰》体现了集体主义,高权力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