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新的变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同时,社区——这一基层组织特殊的地位、价值和功能逐渐凸显出来。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社区建设成为建设国泰民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内在需求。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政府掌握社情民意、供给社会需求、进行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在和谐稳定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作为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终端力量,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前端平台,承担了日益繁重的基层管理、服务、行政事务以及公共管理事务等工作。传统的由街道、社区承担基层工作任务的管理模式已经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亟待需要对社区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2012年初,经过不懈的探索、学习和精心筹备,呼和浩特市正式启动并全面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将传统的被动、定性、粗犷式管理服务转变为主动、定量、精细式管理服务,以“组团式服务,网格化管理”这一理念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社区职能的改进强化和社区服务的显著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使社区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细化管理内容、优化社区服务,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筑牢了安全防线、规范了信访秩序,使社区居民享受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无论是社区居委会管理人员,还是社区居民都感受到了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大量问题:例如社区管理职责不清、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够和缺少社会组织参与等问题。本文共有五个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研究当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及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等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及信息共享率,使社区管理和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从而实现政府公共管理与基层居民自治的有效融合与和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