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环洱海区域村落空心化,通过环洱海区域的实证调查及数据资料分析,研究村落空心化的类型特征和影响因素,得出村落空心化的模式及动力机制,并提出适合洱海区域遏制空心化的建议对策。本研究从总体上看属于村落方面研究,同时涉及城市化和旅游影响的研究,学术交叉性强,强调村落空心化变化过程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多因素的系统分析,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人类学等领域,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本研究着力拓展和深化村落空心化及城市化影响研究,通过环洱海区域的实证研究,找出该区域村落空心化的类型及产生的因素,并揭示洱海区域小城镇建设和村镇空心化的关系,充实城乡规划学方面的研究内容,并为大理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改造空心村提供参考。在分析村落空心化产生的因素后,将环洱海区域的村落空心化化成不同阶段和类型,本文提出切合实际的改造建议。最后本文认为:村落空心化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结合洱海区域还反映在文化上面,村落空心化其实是村落某些要素的缺失,致使村落住房空置及村内建设用地空置,出现居住空间分异。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研究设计,通过研究背景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得出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国内外对村落村落空心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分析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形成案例的选择、并确定研究城乡规划学及形态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确立本论文对村落空心化特征研究内容和原因分析为研究重点,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等。本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区域的案例研究,通过提出中国住宅建设的原因过渡到环洱海区域村镇发展,及该区域的空心化现状,对环洱海区域空心化有大体的了解和认识。本部分在第三章。第三部分为案例的实证调查研究,分别以喜洲镇的喜洲村和周城,下关镇大庄村,银桥镇蟠曲村为例。本文选取的四个村落分别处于村落空心化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村落空心化物质、空间等的变化过程及空心化的影响因素;并选取环洱海区域其他村落空心化类型进行研究,避免研究的片面性。在村落空心化类型特征分析过程中引进城市意象理论,从被人们能感知的角度对村落空心化过程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环洱海区域村落空心化,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改造,并阐述环洱海区域小城镇建设与村落空心化的关系。本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属实证分析及个案研究的一般性结论。第四部分第七章为本研究的结论部分。基于论文第二、三部分的研究,该部得出环洱海区域村落空心化的一般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对村落空心化过程中比较偏重物质化转变方向的研究,而且是片段型的研究,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