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目标的背景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如何改进才能够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符合道德教育的自身规律,从而使大学生道德教育得到不断加强,并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本文以分析和谐社会理论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在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和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对市场经济、现代传媒、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挑战以及“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要求,指出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加强和改进,还要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保证体系。为此,本文在树立“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主动开放性”理念的基础上,尝试着将高校道德教育总目标分解为基础性目标、时代性目标、主导性目标和理想性目标四个层次;为了切实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从整体上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模式、路径、机制作系统的设计、规划和运作,提出了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全员育人,教学、实践、生活、实习及网络相配合的全程育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的全面育人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道德教育模式;为实现这一道德教育模式,对教学路径、活动路径、管理路径、服务路径、校园文化路径进行探索的基础上,优化了群体路径和网络路径,完善了道德教育机制,并为占领网络阵地,借鉴传播学领域中的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构建了网络道德教育模式;为使大学生道德教育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建设以营造良好的高校道德教育外部环境、科学规划高校制度建设与日常管理、全面提升高校道德教育师资质量为内容的保证体系。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进行科学地分析与研究,以期为现实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提供积极的方法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