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础上,面向低水胶比、高流态的现代混凝土要求,建立水泥超胶凝化的低能耗、在线设计方法及技术体系。其目的是解决现代混凝土要求与通用技术存在的重大问题:混凝土中存在20%~40%的未充分水化的水泥,其胶凝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当水胶比低于0.437时,不能完全水化的水泥熟料,仅作为骨料填充而造成巨大的浪费;未水化的水泥会在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产生氢氧化钙富集,导致混凝土耐久性恶化等。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面向混凝土应用的水泥在线加工理论和技术。依托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63)等项目,基于颗粒整形与精修、级配调控与优化、表面改性与电荷平衡等技术,针对水泥的低碳制备、表面改性和胶凝效率的提升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水泥进行加工,提高水泥的胶凝效率,减少高资源、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的水泥熟料的用量,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提升混凝土耐久性。本文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粒度分布函数和分形理论,突破传统粉磨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建立面向混凝土应用的水泥低能耗在线加工制备技术。突破粉磨效率低、大部分能耗转化为热量散失的传统粉磨方式,创造性的提出采用微研磨介质(M)对普通硅酸盐水泥(C)进行加工,,建立面向混凝土应用的低能耗水泥超胶凝化系统理论和关键技术。基于正态、对数、高登-舒曼、罗逊-莱蒙勒分布函数和粒度分形维数理论,采用两种粉磨方式,对三种物料体系(C、M和CM)的颗粒粒径(频度分布和累计分布)、特征参数(D50、D10、D25、D75和D90)和粒度分形维数D进行系统研究,建立高效率、低能耗水泥超胶凝化的理论基础。实验条件下,当颗粒粒径D50为8um时,与采用传统粉磨技术处理普通水泥相比,添加5%的M处理10min和添加20%的M处理5min,单位质量粉磨能耗分别降低29.83%和58.33%;当颗粒粒径D50为7um时,添加20%的M处理10min和添加30%的M处理5min,单位质量粉磨能耗分别降低37.50%和64.29%。2、基于IPP图像技术、分形原理和电子层理论等理论,面向低水胶比、高流态混凝土要求,针对水泥颗粒粒径减小,团聚加剧的问题,建立水泥超胶凝化表面改性和调控技术。通过不同种类和掺量的表面改性剂等处理,对水泥浆体的絮凝结构的分形维数、颗粒表面电位和流变性能进行调控。实验条件下,超胶凝水泥浆体的分形维数1.2~1.4,水化60min的ζ电位-60mW~-30mW,剪切速率为100r/s-1时,剪切应力320pa~500pa,黏度4.00pa·s~5.00pa·s。而普通水泥的分形维数为1.4632,剪切速率为100r/s-1时,水化60min的ζ电位为-0.89mW,剪切应力为579.27pa,黏度为9.45pa·s。超胶凝水泥分形维数减少,ζ电位电负性增加,剪切应力减小,黏度降低,为其应用于低水胶比、高流态、高强和高耐久性的现代混凝土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超胶凝水泥表面改性和调控,建立水泥颗粒分形维数-ζ电位-流变性能模型,形成水泥分散技术与理论基础,建立快速评价和分析颗粒分散程度的方法。3、基于超胶凝水泥的水化产物、水化程度和界面过渡区特征,建立超胶凝水泥水化理论与模型,为超胶凝水泥应用于高强和高耐久性的现代混凝土奠定理论基础。采用XRD、SEM和DTA-TG等手段,分析超胶凝水泥在不同龄期、不同水胶比的水化特征和水化程度,建立超胶凝水泥水化理论与模型。与普通水泥相比,同等实验条件下,超胶凝水泥在水化1d的水化程度明显提高19.05%,水化3d的水化程度提高22.04%,水化180d的水化程度提高达20%以上。超胶凝水泥水化产物结构更加致密,水化产物中Ca(OH)2的特征衍射峰峰值强度增加,水化产物的失重量明显增多。与普通水泥相比,实验条件下超胶凝水泥的界面过渡区的硬度提高20.95%,尺寸减小24.14%,浆体的硬度提高14.29%,水化产物结构更致密,Ca(OH)2富集现象减少,为其应用于混凝土提高强度和耐久性奠定理论基础。4、研究超胶凝水泥的在不同体系的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建立面向混凝土的系统体系和关键技术,奠定超胶凝水泥应用和推广的理论基础。研究超胶凝水泥的在不同体系的混凝土的应用效果,建立面向混凝土应用的系统体系和关键技术。力学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混凝土中,采用超胶凝水泥和矿粉取代普通水泥,超胶凝水泥掺量为8.33%,水泥用量减少30.00%;采用超胶凝水泥和粉煤灰取代普通水泥,超胶凝水泥掺量为16.67%,水泥用量减少25.00%;采用超胶凝水泥、粉煤灰和矿粉取代普通水泥,超胶凝水泥掺量为8.33%,水泥用量减少30.00%。研究并分析超胶凝水泥的工业化应用的物料流平衡,并绘制工业化应用流程图,奠定超胶凝水泥应用和推广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