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胸膜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多种病因可导致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而不同病因所对应的治疗方案不同,治疗效果和预后也差异极大。尤其对于肺癌患者,评估有无胸膜转移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临床预后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胸膜疾病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而影像学检查在胸膜疾病的评估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胸部CT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胸膜疾病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不同研究报道的CT敏感度在38%-72%之间差异很大,导致胸部CT对胸膜疾病诊断价值仍存在很大争议。并且对于难以诊断的胸膜疾病患者,反复多次的胸部CT检查所带来的放射性损伤也不容忽视。与CT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的内在血流敏感性,且无辐射损伤。弥散加权核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基本原理是在形态学基础上通过检测水分子的弥散运动来反映组织的内部微观结构变化。DW-MRI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技术,已在多种疾病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关于DW-MRI对恶性胸膜疾病的研究相对有限,其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DW-MRI与胸部CT两种不同评估方法用于鉴别良恶性胸膜疾病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对肺癌患者是否存在胸膜转移进行影像学分析,以评估胸部DW-MRI在肺癌患者精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入组70例有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的患者,2周内完成胸部DW-MRI及CT检查后,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膜活检,胸腔积液送病理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胸部CT评判方法采用传统的视觉征象评估法(记作CT1)和系统评分法(记作CT2)。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胸部DW-MRI和胸部CT两种不同的评判方法诊断恶性胸膜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并对其中54例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胸膜转移进行评估。结果:(1)胸部CT应用传统视觉征象法(CT1)和系统评分法(CT2)诊断恶性胸膜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67.3%、72.2%、68.6%和82.7%、61.1%、77.1%,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胸部DW-MRI诊断恶性胸膜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4.2%、72.2%和88.6%,DW-MR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1(P<0.01);(3)胸部DW-MRI、CT1和CT2三种方法在诊断肺癌患者是否伴有胸膜转移的特异性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敏感性分别为93.9%、69.4%和81.6%,准确率分别为87.0%、72.2%和75.9%,DW-MRI的敏感性与CT1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对于潜在手术获益的肺癌患者(分期为T1-4N0-1或T1-2N2)是否发生胸膜转移进行评估,胸部DW-MRI、CT1和CT2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100.0%、73.7%和84.2%,DW-MRI与CT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DW-MRI检查在传统的形态学成像基础上结合功能成像,在鉴别良恶性胸膜疾病方面诊断效能优于胸部CT。胸膜病变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联合传统的影像学征象来诊断恶性胸膜疾病更为可靠,准确率更高。尤其在肺癌患者中,DW-MRI能够更好的识别胸膜转移的发生,以辅助临床进行更加精准的分期,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性检查,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