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作为植物的有机化合物,在防御昆虫危害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昆虫能够调节自身的生长机制,抵御有毒的次生代谢物质,提高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属于鳞翅目,是一种全国检疫性害虫,具有繁殖快、食性杂等特点。为探明美国白蛾对寄主植物不同次生代谢物质的适应能力,本研究采用五种次生代谢物质单宁(D1、D2)、黄酮(H1、H2)、肉桂酸(R1、R2)、水杨甙(S1、S2)、对羟基苯甲酸(BJ1、BJ2)饲喂美国白蛾4-6龄幼虫,分析美国白蛾的生长发育状况、营养利用效应以及解毒机制。为寻求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害虫防控新途径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适应性。取食含有单宁的人工饲料后,美国白蛾4-6龄幼虫的体重、体长、头壳宽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幼虫未至化蛹便全部死亡。取食黄酮、肉桂酸、水杨甙、对羟基苯甲酸后,4-6龄幼虫的体重、体长、头壳宽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幼虫存活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除R1外,蛹重均显著低于对照;此外,黄酮处理组的发育历期明显延长,S1处理组的化蛹率显著高于对照,BJ2处理组的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2)美国白蛾营养利用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适应性。取食含有单宁或黄酮的人工饲料后,美国白蛾幼虫的食物消耗率呈发育阶段特异性,表现为4、5龄幼虫均低于对照,而6龄幼虫显著高于对照(P<0.05),其取食量、食物转化率、食物利用率和相对增长率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肉桂酸、水杨甙和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组中,除BJ2外,其余处理组的取食量和食物消耗率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但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水杨甙和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组5、6龄的幼虫的相对增长率均低于对照,肉桂酸处理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美国白蛾解毒酶活性对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适应性。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所有处理组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表现为4龄均高于对照,仅D1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5、6龄均低于对照,所有高含量处理组的6龄幼虫均显著低于对照。酸性磷酸酯酶(ACP)和碱性磷酸酯酶(AKP)活性,单宁处理组的ACP活性除D1的4龄幼虫外,其余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AKP活性4龄幼虫高于对照,D2的5、6龄显著低于对照;黄酮处理组的ACP活性,H2的5、6龄显著低于对照(P<0.05),AKP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肉桂酸处理组中4龄的ACP、AKP活性均高于对照,5、6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水杨甙和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组中,S1的4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BJ1的ACP活性显著高于BJ2(P<0.05),而AKP活性只有S1的6龄显著高于S2(P<0.05)。总抗氧化力(T-aoc)活性,单宁和黄酮处理组,只有黄酮的第5龄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余均高于对照;肉桂酸、水杨甙、对羟基苯甲酸处理组则产生了应激性变化,表现为4、6龄或高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第5龄显著低于对照(P<0.05)。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单宁和黄酮处理组均低于对照,R1的5龄显著高于对照,BJ2的6龄显著低于对照(P<0.05)。综上所述,美国白蛾取食不同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后,其生长发育均会受到影响。但美国白蛾能够利用自身的抗氧化系统和解毒机制或者通过提高食物消耗率来抵御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美国白蛾对不同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对这5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适应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肉桂酸>水杨甙>对羟基苯甲酸>黄酮>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