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MM(1959)的完美资本市场理论之后,大量的经验研究在放松MM理论假设的条件下发现,企业的投资支出与内部现金流显著正相关。国内外文献对投资—现金流的敏感度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源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融资约束假说,其二是源于代理冲突的自由现金流假说。无论是何种解释,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都体现着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有效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微观层次上企业的投资效率的高低则更是决定着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以及长期发展能力。因此,如何治理非效率投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研究了股权结构、公司治理、金融发展等因素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但是从会计信息,尤其是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这一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也不够深入。为此,本文深入地研究了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的非效率投资治理提供依据。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数据,在将上市公司分为具有融资约束的投资不足倾向和具有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倾向两组之后,分别对两个组别的会计稳健性与投资—现金流的敏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产权性质对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在前述检验的基础上,本文还从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在面临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时,是否会主动增加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产权性质对此是否有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会计稳健性能够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会计稳健性由于对损失的及时确认而具有公司治理功能,因而能在投资之前降低经理投资负净现值项目的动机,在投资之后激励经理更快地终止对差项目的投资,并有助于董事会、债权人等对投资行为的监督。本文对所选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降低了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同时,由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面临着不同的代理问题,政府控制能够对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2)会计稳健性会加剧融资约束引致的投资不足行为。尽管在理论上会计稳健性可以减轻企业在外部融资时的逆向选择,有助于解决昂贵的外部融资问题,从而缓解投资不足。但是,如果外部的资金供应者不能识别融资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那么稳健性不会被定价,相反地,由于稳健性导致了对利润、净资产的低估,还会对融资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加剧投资不足。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加剧了融资约束引致的投资不足,而这个效应正是因为会计稳健性对融资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带来的。同时,政府控股使上市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无法形成市场化意义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因而降低了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不足的不利影响。(3)当企业面临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时会增加对稳健性的需求。由于前述的会计稳健性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企业在面临着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的倾向时,可能会增加对会计稳健性需求,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论断。同时,由于政府控制的企业具有目标多元化、预算软约束等特点,政府控制会降低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在上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进行深入地研究,在与国际会计接轨的同时,考虑中国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健全和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系统的市场基础设施,为稳健会计政策的应用创造有利环境;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完善能够有效制约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获取控制权私利的公司治理机制,以便使会计稳健性更为有效地发挥治理非效率投资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