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导致早亡的一项要因。高血压控制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医疗保健系统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01年,高血压造成全球约760万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13-15%)和9200万人残疾。到2025年,18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数量预计将增至15.6亿。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望治疗高血压并缓解高血压并发症。多项研究表明,针灸作为一种补充疗法,可以减少患者降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血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导致早亡的一项要因。高血压控制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医疗保健系统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01年,高血压造成全球约760万人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13-15%)和9200万人残疾。到2025年,18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数量预计将增至15.6亿。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望治疗高血压并缓解高血压并发症。多项研究表明,针灸作为一种补充疗法,可以减少患者降压药服用量,从而减少药物副作用。相关研究显示,针灸可治疗高血压,并阻断降压药物的团作用。但目前对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了解有限。最新研究显示,当前单独运用针灸的疗效尚未明确,因此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目标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针刺治疗高血压疾病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 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一处伊朗专科诊所通过针灸干预高血压的患者,开展随机临床试验。被诊断为高血压征候(收缩压高于140mmHg且舒张压几乎超过90mmHg)6个月以上的患者,年龄在15-75岁之间,男女不限,并有完成本研究问卷的社交能力。排除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纤维肌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滥用的患者。从60人中选择观察对象,58人符合纳入标准,根据随机化分组软件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人,1人退出),对有服用降压药物史的患者补充针刺治疗;B组(29人,1人退出),患者仅继续服用原有药物直至本试验结束。记录各组的人体测量参数(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并进行比较。A组采用一次性针灸针(0.3 mm×40mm)刺激身体穴位,分别为:内关(PC6)、风池(GB 20)、阳陵泉(GB 34)、太冲(LR 3)、三阴交(SP 6)、合谷(LI 4),每周2次,每次间隔3天,共8个疗程。除了三阴交采用补法外,其他穴位均采用泻法。SP 6 的进针深度为 1-2 寸,GB 20、PC 6 和 LI4 为 0.5-1.2 寸,GB 34 为 1-1.5 寸,LR 3为0.5-1寸。留针30分钟。每3天一次,每周2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第8次疗程结束1个月后测量最后一次血压,共9次。比较各组间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了确定两组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本试验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双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组血压趋势。结果在A组药物联合针刺治疗中,第1和第9疗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从156.03±7.70/90.72±4.81 下降到 137±9.49 mmHg/82.92±4.03 mmHg。在B组单纯药物治疗中,第1和第9疗程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从155.89±9.20/87.79±4.17 变为 155.00±8.91 mmHg/86.74±3.83 mmHg。在前三个治疗阶段,收缩压参数分析显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满3个阶段后,两组收缩压有明显差异,并且在4-9疗程中,A组收缩压均值显著低于B组均值(P≤0.001)。A组前两个疗程的舒张压高于B组(P≤0.05),但在第3、第4、第5个疗程时,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随后的针灸治疗过程中,A组的舒张压与B组相比有所下降,并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通过双向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针刺疗法显著降低了治疗过程中血压的增长幅度。结论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在血压控制上更为有效。值得注意的是,疗效与疗程有关,针灸持续治疗3个疗程以上,才能降低收缩压水平;持续5个疗程以上才可降低舒张压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①通过对魏玮教授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证素特点以及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初步总结出魏玮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证治规律。②根据导师关注患者心理的临床经验,探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躯体化症状的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关联。为进一步研究魏玮教授临证思路提供依据,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遣方用药的思路与方法。方法:①通过收集统计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魏玮教授门诊诊
传统发酵蔬菜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发酵食品之一,因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益生菌和生物活性物质,广受人们喜欢。在中国,传统的自然发酵方式仍是发酵蔬菜的主要生产方式,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另外,传统发酵蔬菜的发酵机理尚未阐明。因此,该文总结了传统发酵蔬菜的制作工艺、从理化指标及微生物两个指标归纳了传统发酵蔬菜的品质特征、概述了传统发酵蔬菜在发酵过程中的底物和发酵产物、阐述了发酵过程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研究目的:近几十年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围绕文献整理、动物实验、临床应用等不同方面对“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开展了大量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理论成果,为了促进该领域科学研究的健康持续发展,总结前人的工作成绩,并为将来发展提供借鉴,有必要对该领域研究工作的开展状况进行文献分析研究以期获得有益的启示。研究内容:1.理论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以《内经》为主,分析“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发展历程
背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钙(Calcium,Ca)和磷(Phosphate,P)的紊乱及相关继发疾病可损害人体多个靶器官。近年来,诸多研究证实CKD-MBD表型有显著的预后价值,可用来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以外的其他肝损伤因素导致的肝脏脂肪性病变的临床综合症,不仅是21世纪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而且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各组分相关,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为是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或与脂肪组织、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
目的随着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借助智能手段、运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分析舌象也逐渐成为舌象客观化研究的重点。肺癌作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肿瘤病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肺癌的价值不断被人们认可,肺癌的舌象研究也逐渐展开,以往对肺癌舌象的研究显示,肺癌的病理性舌象出现率远高于健康人群,因此本研究开展了基于数字舌图探讨肺癌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以期推动肺癌中医诊断治疗的精准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认为,人体以及其他生物体皆处在天地气化之中,不同年份、时令和气候变化会造成不同的时空环境,从而影响着生命的形成及发育的状态,甚至导致不同疾病的罹患。结直肠癌是威胁人体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增加。然而迄今其核心病因病机尚未明确。因此,基于《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整体观影响下的五运六气理论、从多维度进行结直肠癌的病因学探讨,进
背景:温病学中认为风温是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起病较急,初起以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等肺卫证候为主要特点。温病学家对本病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并存在一些难解之处。而明代以前的风温更是缺乏研究,因此本文旨在梳理研究明代以前风温相关理论,并探讨其对温病学的启示作用。目的:本文主要通过梳理明代以前方书、医著对风温的记录和描述,探究其理论渊源。透过名词、术语的外壳,从内涵上研究、分
以新鲜牛蒡为原料研制牛蒡泡菜,对比研究自然干法发酵、自然湿法发酵、纯种干法发酵、纯种湿法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牛蒡泡菜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并对其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纯种湿法发酵与其它发酵方式相比,牛蒡泡菜的发酵速度较快,优势明显,亚硝酸盐含量在第10天时降到稳定值(0.53 mg/100 g),其它3种发酵方式在第12天时达到稳定值,并且亚硝酸盐含量高于纯种湿法发酵;与其它方式相比
小儿肺炎为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为婴幼儿致死的常见原因,是中国重点防控的儿童常见病。中药治疗肺炎具有抗炎退热、促进细胞损伤修复、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在缩短疾病疗程、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显著优势。目前,中医治疗小儿肺炎肺热证阶段以宣肺化痰为主,治则上注重清热解毒,病位上主要在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顺传阳明,根据小儿稚阴稚阳特点,提出在小儿肺炎肺热证阶段应肺与胃肠同治。由于小儿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