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健康管理为理论基础,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与血液微量元素浓度情况,分析不同生长发育状态下血液微量元素浓度差异性及血液微量元素与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不同血液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微量元素促进儿童良好的生长发育提供研究依据,不断提升儿童的健康及营养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浙江省某市级妇幼保健院儿保科71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检测和体格测量获取其血液微量元素浓度和体格生长情况,采用标准差离差法对体格生长测量值和微量元素测定值进行标化,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的血液微量元素浓度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微量元素的异常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体格生长水平下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与血液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及微量元素之间的关联,多重线性回归了解不同血液微量元素对体格生长状况影响的程度。结果:(1)基本情况716例研究对象中男童418例(58.3%),女童298例(41.7%);婴儿期0~1岁组34例(4.8%),幼儿期~3岁组138例(19.3%),学龄前期~6.5岁组191例(26.7%),学龄期~15岁组353例(49.2%)。716例研究对象中低血锌47例(6.6%),低血铁46例(6.4%),低血钙75例(10.5%);高血铅3例(0.4%),高血锌1例(0.1%)。(2)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血液微量元素的比较男童血铅元素浓度高于女童,男童血钙浓度低于女童(p<0.05);男女微量元素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血液微量元素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铅、锌、铁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增高的趋势,而铜、钙、镁元素则相反。各年龄组低铁、低锌、低钙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组低铁率最高,6~15岁组低锌率、低钙率高与其他三组。(3)不同生长发育状况的血液微量元素的比较身高、体重处于低水平组儿童的血锌浓度均低于其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组的血锌浓度,BMI低水平组的血锌浓度高于其中等和高水平组的血锌;身高、体重、BMI处于低水平组儿童的血铁浓度低于其高水平组的血铁,BMI低水平的血铁低于其中等水平的血铁;身高、体重、BMI低水平组的血镁低于其高水平组的血镁,BMI低水平的血镁低于其中等水平的血镁;骨龄延迟组的血锌、血铁低于骨龄超前组的血锌、血铁浓度。(4)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血液微量元素的关系在本研究的取值范围内,血液锌、铁、镁均与身高、体重水平呈正相关,血锌对身高、体重影响较大(p<0.05);血液铁、镁与BMI水平正相关,血锌与BMI水平显著负相关,血铁对BMI的影响较大(p<0.05);血液微量元素与骨龄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铅、钙、镁、铜对身高、体重及BMI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液微量元素之间的关联血液铜、铁浓度与铅浓度呈负相关(p<0.05);血液铜、铁、钙浓度与血锌浓度呈正相关,与血镁浓度呈正相关(p<0.05);血钙浓度与血铜浓度显著正相关,血镁浓度与血锌浓度正相关(p<0.05)。结论:(1)0~15岁儿童存在明显的血液低钙、低铁、低锌及高铅情况,低钙人数最多。(2)男童血铅浓度高于女童,血钙浓度低于女童;血液铅、锌、铁浓度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增加趋势,铜、钙、镁则相反。(3)身高、体重均与血液锌、铁、镁正相关,BMI与血液铁、镁正相关,但与血锌负相关,骨龄成熟情况与血液微量元素相关无统计学意义。(4)血锌浓度对身高、体重影响较大,血铁浓度对BMI影响较大。(5)血液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