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藏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中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表达水平、与CHB肝脏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青海地区生活5年以上的藏族、除外母婴垂直传播的CHB患者40例,除外CHB以外的肝损伤因素,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CHB患者分为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血清样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表达水平。采集并记录CHB患者入院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结果:CHB患者(轻中度组及重度组)血清中IP-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患者血清IP-10水平与肝脏功能损害指标(如ALT)呈正相关关系(轻中度组r=0.458,P<0.05;重度组r=0.647,P<0.05)。结论:青海地区藏族慢性乙肝患者中,IP-10同样参与了慢性乙肝的损伤过程;且血清中IP-10的升高水平与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监测藏族CHB患者血清IP-10的变化,可考虑作为判断青海藏族CHB患者病情发展、转归及指导进一步治疗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