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几年,大学生中睡眠质量较差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国内针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开展较多,但针对睡眠质量差产生的后果的研究较少,尤其对采用非药物措施干预改善医学生的睡眠质量的研究更少。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医学专科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人口学特征、就业信心、专业满意度、睡眠卫生意识、睡眠卫生习惯、抑郁、焦虑、负性生活事件和身体锻炼等因素对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不同睡眠质量学生的疲劳度、记忆力和学习成绩,了解睡眠质量对医学专科学生的成绩、躯体疲劳、心理疲劳和记忆力的影响;通过采用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和个人心理咨询的非药物综合干预措施对睡眠质量差的学生进行干预,判断综合干预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以期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干预改善学生睡眠质量、提高学习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横断面研究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睡眠卫生意识和习惯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疲劳评定量表和自制的人口学特征量表等工具对通过多级抽样抽取的福建省4所高等院校1602名医学专科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医学专科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判断不同睡眠质量学生的疲劳度之间的差别。采用再认法对106名莆田学院学生进行记忆能力测定,判断不同睡眠质量学生的记忆能力问的差别。采用随访研究法随访莆田学院794名学生,追踪记录其期末学习成绩,比较3组不同睡眠质量学生的成绩差异。便利抽样抽取96名莆田学院睡眠质量较差的医学专科学生作为随机对照干预试验的研究对象,通过SPSS11.5软件生成伪随机数字后随机分为试验组48人和对照组48人。试验组进行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和个人心理咨询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试验后对2组学生测查PSQI、SHAP、SDS、SAS和身体锻炼等级量表。
结果:
1.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现状1602名医学专科学生PSQI总分为(6.24±2.44)分,睡眠卫生意识得分为(7.69±2.37)分,抑郁标准分为(49.46±9.22)分,焦虑标准分为(41.83±8.27)分,身体锻炼得分为(15.19±16.62)分。睡眠质量差者447人;中至重度及以上抑郁230人;焦虑组279人:小锻炼量有1164人。负性生活事件的人际矛盾和心理支持丧失、处罚与失败、经济或身体变坏、其他因子以及负性生活事件总均分均高于常模。
2.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不同学校、性别、专业、年级、居住地和睡眠卫生意识等的PSQI总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肥胖度、对被录取专业满意度、就业信心程度、睡眠卫生习惯、抑郁、焦虑、负性生活事件和身体锻炼等的PSQI总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学校、性别、年级、居住地、独生子女、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肥胖度和睡眠卫生意识等的睡眠质量好坏等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对被录取专业满意度、就业信心程度、睡眠卫生习惯、抑郁、焦虑、负性生活事件和身体锻炼等的睡眠质量好坏等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抑郁标准分、焦虑标准分和PSQI总分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8,0.525,P=0.000,0.000);睡前2h参加剧烈运动或活动的PSQI总分[(6.40±2.36)分]高于没有参加运动者[(6.14±2.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0,P=0.040)。
3.影响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各因素的主成分回归分析经主成分回归分析,将主成分以原变量带入后得到的方程为:Y=6.237-0.004sch+0.057sex+0.109age+0.146pro+0.027gra-0.152onc+0.102res+0.005inc+0.311sat-0.329con-0.053sha+1.071hab+1.128sds+1.256sas+0.514les-0.254phy,方程决定系数R2为0.353,调整R2为0.351。就业信心程度、睡眠卫生意识得分和身体锻炼得分与PSQI总分呈负相关,月均收入、专业满意度、睡眠卫生习惯得分、抑郁标准分、焦虑标准分和负性生活事件与PSQI总分呈正相关。
4.影响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各因素的累积比数模型分析累积比数模型分析进入模型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3001元以上)、就业信心(没有信心)、抑郁(无)、抑郁(轻微及轻度)、焦虑、负性生活事件(少)、午睡或打盹、睡觉前2h内喝≥13杯啤酒或1两以上白酒、准备上床睡觉前担心睡觉的能力、喝酒帮助睡觉、睡觉受光线干扰和睡觉受噪声干扰,其OR值分别为1.742、1.422、0.112、0.259、0.461、0.613、1.334、0.031、4.702、4.554、1.347和1.709。
5.影响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各因素的路径分析影响医学专科学生的睡眠质量有3条直接途径,睡眠卫生习惯、抑郁和焦虑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236、0.170和0.309。影响医学专科学生的睡眠质量有5条间接途径,身体锻炼通过抑郁间接影响睡眠质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173、0.170;二是身体锻炼通过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131、0.309:三是负性生活事件通过抑郁间接睡眠质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275、0.170;四是负性生活事件通过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314、0.309;五是睡眠卫生意识通过身体锻炼,然后再通过抑郁或焦虑后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6.睡眠质量对疲劳、记忆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睡眠好、中和差的疲劳率逐渐增高(x2=86.381,P=0.000),分别是29.5%、42.8%和61.1%。睡眠好、中和差的疲劳严重度得分分别是(3.39±1.00)分、(3.74±1.01)分和(4.20±1.09)分,疲劳的结果得分分别是(4.79±1.43)分、(5.11±1.39)分和(5.37±1.32)分,疲劳对休息、睡眠的反应得分分别是(5.81±1.41)分、(5.74±1.38)分和(5.46±1.53)分,3组的3个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684,18.399,7.373,P=0.000,0.000,0.000)。3组不同睡眠质量医学专科学生的具体图片保持量、抽象图片保持量、文字保持量和期末学习成绩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02,0.387,2.002,0.781,p=0.607,0.680,0.140,0.458)。
7.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综合干预效果睡眠卫生意识、睡眠卫生习惯得分、身体锻炼得分、抑郁和焦虑等项目的干预前后与试验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45.589,30.718,3.961,8.213,11.263,p=0.000,0.000,0.049,0.005,0.001),单独效应分析,干预后试验组的睡眠卫生意识和身体锻炼得分高于对照组(t=11.075,3.335,P=0.000,0.001),睡眠卫生习惯、抑郁和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t=3.491,5.422,1.483,P=0.001,0.000,0.141)。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的干预前后与试验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4.825,4.351,4.759,13.384,P=0.031,0.040,0.032,0.000),单独效应分析,干预后试验组的睡眠时间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和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2.684,3.066,2.488,3.683,P=0.009,0.004,0.015,0.000)。
结论:
1.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与学校、性别、居住地、专业和年级等因素无关。
2.家庭经济人均月收入3001元以上者、对录取专业不满意者、对就业信心度不足者、睡眠卫生意识较低者、不良睡眠卫生习惯较多者、呈焦虑状态的学生、呈抑郁状态的学生、所经历的人际矛盾和心理支持丧失较多者、所经历的处罚与失败较多者、所经历的经济或身体变坏较多者以及参加身体锻炼较少者的睡眠质量较差。
3.焦虑和抑郁既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直接变量,又是中介变量。睡眠卫生习惯、抑郁和焦虑可直接影响睡眠质量,身体锻炼、负性生活事件可通过影响焦虑和抑郁而间接影响睡眠质量,睡眠卫生意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是通过身体锻炼后,再通过抑郁或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
4.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差导致躯体疲劳和心理疲劳,但未影响到短时记忆能力和学习成绩。通过休息和睡眠,可缓解疲劳。
5.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和个人心理咨询的非药物综合干预手段可提高睡眠卫生意识、改善睡眠卫生习惯、增加身体锻炼、缓解抑郁和焦虑,最终降低睡眠时间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分以及PSQI总分,提高医学专科学生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