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位置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参数整定方法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载雷达在实现目标跟踪、空中警戒以及空中侦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在航空、导航、军事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雷达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其目标探测实时性、精确性和抗扰性等性能,因此对于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雷达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存在两方面难点:一方面机载雷达工作环境恶劣,极易受风向、气流、温度等环境影响,同时机体震动、载机姿态等也会影响其稳定性与精确性。另一方面机载雷达伺服系统内部由于齿轮转动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部件摩擦以及齿隙死区等非线性因素,因此其数学模型一般很难精确建立。对于这样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若不对其施加合理的控制手段,机载雷达将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本课题将研究基于自抗扰控制的雷达伺服系统并对其进行参数优化,最终实现以较低的控制能量维持良好机载雷达性能的目标。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如下:第一,以雷达位置伺服系统为例进行数学模型推导,并将位置伺服系统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及环境外扰考虑在内。同时针对雷达位置伺服系统分别设计了传统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和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由于LADRC参数整定方便,实用性更强,因此本文重点考虑雷达位置伺服系统的线性自抗扰跟踪控制问题。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相比,LADRC既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内部摩擦扰动和外部环境干扰,又可以减弱算法对系统模型的依赖,具有很强鲁棒性。然而,为实现雷达位置伺服系统的超高精度运行,控制系统在控制精度方面还有待提高,并且控制系统存在着参数难以在线整定优化的问题。第二,针对雷达位置伺服线性自抗扰控制系统跟踪精度低且参数难以在线整定的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率的线性自抗扰控制(Adaptive Law Based LADRC,ALADRC)策略。自适应率通过自动调整其控制参数来达到某种控制效果,以适应雷达位置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变化。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LADRC相比,这种复合控制方法可以补偿因控制参数偏差引起的跟踪误差,不仅可以实现更高精度控制,而且可以增强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达到最优控制效果。第三,针对ALADRC参数整定缓慢而导致控制精度略微提升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性自抗扰控制(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ased LADRC,BPNN-LADRC)策略。借助BPNN对函数的映射和逼近能力,可以使得控制参数最优解通过最速梯度下降算法自学习得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ALADRC相比,BPNN-LADRC控制精度更高,跟踪误差更小,系统控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第四,针对BP神经网络由于其静态特性而无法对动态时变系统进行良好控制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的线性自抗扰控制(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Based LADRC,DRNN-LADRC)策略。DRNN是一种动态网络,与BPNN相比其隐含层每个神经元都具有反馈结构与不同程度的延时环节,因此具备一定的记忆与学习能力,且更适合于雷达位置伺服动态系统的辨识与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BPNN-LADRC相比,DRNN-LADRC跟踪精度更高,控制性能更优。第五,为了更有效地验证以上所提复合控制器的鲁棒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在跟踪控制器不变的情况下,构造了三个非线性函数即“区间函数”、“锯齿函数”以及“缓阶梯函数”模拟外界环境干扰分别加入雷达位置伺服模型中,并在控制器中加入高斯白噪声干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三个所提复合控制器鲁棒性均令人满意。
其他文献
声波在水下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下通信方式。然而,也存在可用带宽有限、传播时延大、多径衰落等问题。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并行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它将信道划分为若干窄带正交子信道进行信息传输,提高了传输速率与频谱利用率,成为高速水声数据传输研究热点之一。信道估计技术可以通过估计信道状态
学位
学位
文章用内容分析法归纳了72篇文献内容并遴选其中28篇作为参考文献,分析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型组织定义内涵及研究框架,并从结合机理、理论基础、构建机理、实践应用四方面阐述了国内基于知识管理的学习型组织研究进展:结合机理包括结合动因和结合方式,前者涉及环境性动因、关联性动因、异同性动因,后者涉及组织系统观、组织生态观;理论基础包括知识链、知识螺旋和组织学习理论;构建机理涵盖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模型构建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的进步使研究人员能够分析基因组范围内的转录谱,并以单个细胞的分辨率解决生物学问题。其中聚类是scRNA-Seq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找寻细胞类型的数量以及揭示每种细胞类型的转录组学特征,聚类是细胞异质性以及细胞分化等研究的关键问题。但由于近年来scRNA-Seq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细胞数据呈指数增长,且现有的scRNA-Seq聚类方法存在着
如今社会已经正式迈入5G网络技术发展的大门,在日常生活中无不充分体现出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这都离不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其中人脸表情识别则成为该领域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人脸表情识别在智能课堂、智能人机交互、智能影音娱乐、国防安全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人脸表情的特征提取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面部遮挡、光照强度、人脸角度、年龄种族及其样本量不足等,表情识别率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成功发射,我国的小天体探测任务预计于2024年前后实施。与大行星和月球等天体相比,小天体具有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先验信息少的特点,其探测器的自主导航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小天体着陆段为背景,对小天体探测器导航方案进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滤波算法以提高探测器的状态估计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构建小天体探测器着陆过程所参照的坐标系,并对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推导。采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国防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大型钢铁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通常由前端的炼铁,中部的炼钢-连铸以及后端的轧制三大工序组成。从横向的生产过程看,炼钢-连铸是钢铁生产全流程的中间工序,对整个生产过程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从纵向的集成管理看,生产调度是生产管理的核心,对产品的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炼钢-连铸生产调度是确
本论文针对智能驾驶系统实际控制过程中遇到的外部扰动、未建模系统动态和测量误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数据驱动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案,研究和分析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和仿真验证。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一、利用智能驾驶系统的重复运行模式,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高阶学习控制算法。首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模型进行分析推广,得到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基于状态转移的迭代动态线性化方法,将轮
短程蒸馏技术虽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其分离机理尚未得到确切的解释,操作条件及冷热面间距等条件的选择仍需依赖经验。为了探讨短程蒸馏传热传质机理,以复杂长碳链的DHA-EP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体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理论指导宏微观模拟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在CFD数值模拟中,采用了三维系统模型与蒸发冷凝单元体的二维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计算,对冷热面的液膜状态、液膜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传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