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语际语用学日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语用迁移作为语际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二语习得的一个有争议的课题,而且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因素之一,其大多数时候会通过研究各种言语行为来进行考察。抱怨,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但是,由于从本质上看,抱怨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因此研究起来也很难、很复杂。为了避免语用失误,对抱怨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是有必要的。 本文以Leech(1983)的礼貌原则,Brown和Levinson(1987)的面子理论以及顾曰国(1992)基于中国文化的礼貌原则为基础,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抱怨策略使用情况,试图发现他们的抱怨言语行为中是否存在语用迁移。三组受试者参与了本次调查。前两组是控制组,其中包括30个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其数据作为汉语基础数据,和30个母语为英语的美国人,其数据作为英语基础数据。第三组包括110个中国英语学习者。本研究的数据是通过开放式的语篇补全测试的方式采集的,问卷调查包括四个与大学生活紧密相关的学术情境,其中社会权利和社会距离有所不同。问卷调查的英文版本由母语为英语的美国人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填写,而中文版本则由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填写。为了识别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抱怨策略,本文根据Prykarpatska(2008)的抱怨分类来解析数据,并从其在抱怨策略的选择,出现频率,以及语义成分构成上存在的异同方面来分析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三组受试者在表达抱怨时,策略的选择、出现频率以及语用成分构成上存在异同。其次,研究表明,语用迁移的迹象存在于问卷调查的某些具体的情境中。最后,社会权利和社会距离是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迁移的两个重要变量。同时,本文对影响语用迁移的其他因素也做出了分析,例如文化差异和语言本身的差异。由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表现出与汉语本族语者而非英语本族语者相似的抱怨策略,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在策略选择上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