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九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四分之三。从古至今,农民问题始终中国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分析“三农”问题出发,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则是权益,是一个农民权益被损害的问题,是一个如何有效保障农民权益的问题。农民的经济贫困仅仅是促使我们关注农民问题的表象,农民问题的实质从法律角度看则是权利贫困问题,抓住权利这一根本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具有极端重要性,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境况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反思农民权益保障的历史实践,在以往保障农民权益问题上,我们存在着重政策保障的观念错位,现实中的制度对农民的歧视,又造成农民的权利贫困。在法治社会,必须注重对农民权益进行法律保障,必须选择有效的法律模式。因此,本文便是在“保障谁——保障什么——为什么保障——如何保障”这种逻辑思维下展开论述的,文章分以下五部分: 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必须首先从认识和了解农民入手。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对农民和农民权益以及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性作了探讨。意在明确“保障谁”、“保障什么”以及“为什么保障”等问题。 保障农民权益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采用何种方式对农民权益进行保障值得研究,这关涉到能否有效保障农民权益。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农民权益保障实践的观念与制度的实证分析,分析政策在以往农民权益保障功绩与缺陷,并对农民权益现状进行了实证考察,得出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观念错位和制度歧视造成农民权益的贫困。 长期以来,农民权利受到制度的漠视与侵害,造成权益普遍贫困的状况,其中原因很多,农民权益保障现代法理念的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设计农民权益保障的具体法律制度之前,必须从研究农民权益保障的指导理念开始。文章第三部分对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理念和价值目标作了探讨。 在明确了保障农民权益必须依循法律路径的前提下,在现代法理念的指导下如何选择权益保障的法律模式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第四部分在考察了农业立法发达国家对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状况,并分析了我国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现状之后,认为制定专门的《农民权益保障法》
其他文献
审前程序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具有极为重要又相对独立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追诉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强大权力,实施诸如侦查、审查起诉以及各类强制措施等行为,常涉及到公民的基
现代社会是一个无限商业化的社会,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被打上“商品”的烙印,当然知名人物形象的商品化趋势也不可避免,为了保护知名人物的经济利益,法学界提出了“形象权”的概念
性骚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是古来有之,但作为法律研究课题被人们所关注则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美国是最早提出“性骚扰”问题并将其纳入法律规制范围的国家,我国则是近几年才将
本文主要探讨了精神安宁权的构建问题。文章以现实生活中人们精神世界和谐面临的危机为切入点,在全面分析保护公民精神安宁利益的道德前提、现实需要及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在
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枳,其主旨在于保护自然人的生活自由和精神安宁。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和科技化,人们的个人生活越来
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体系,对高校法律地位规定模糊,高等学校本身权利义务不清晰的同时,与其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也就更不明确。因此,诸多与高校有关的纠纷,因法律规定的模糊和缺
“婚内强奸”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其与刑法上的“强奸罪”表现相同,因而在学术界引起颇多争议。婚内强奸,即丈夫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强行与妻子发生性关系。这种行为是否
隐性拍录是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伪装成其他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通过秘密、隐藏的拍摄、录音方式获取新闻素材的行为
说明变电站远程维护系统可通过其远程维护工作站对其故障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异地在线调试、参数修改、软件升级,对一次和二次设备进行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分析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果和表现,它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不仅与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构筑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摸着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