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塘养殖产量约占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45%,凡纳滨对虾(Litoponaous vannam)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均是我国池塘养殖的主导种类。本研究基于本课题组在发明池塘养殖高效生物膜载体—生物膜净水栅基础上所创建的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开展了该技术在凡纳滨对虾淡水、半咸水、海水等三类池塘水体养殖和在淡水池塘草鱼苗种培育中的示范应用,研究了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的应用对池塘养殖水质的改良效果及其增产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类水体池塘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水质理化因子:在淡水池塘中,处理组的氨氮显著低于对照组57.1%(P<0.05),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4.2%和77.7%(P<0.01);在半咸水池塘中,处理组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34.8%和32.6%(P<0.05),氨氮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7.1%(P<0.01);在海水池塘中总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20.0%、58.5%和53.7%(P<0.05)。在淡水和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总磷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42.3%和40.6%(P<0.05),在半咸水池塘中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8.9%(P<0.01);在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活性磷极显著低于对照组45.2%(P<0.05),在淡水和半咸水池塘中,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48.8%和44.8%(P<0.01)。在淡水池塘中,处理组的化学需氧量和总碱度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1.0%和34.3%(P<0.01),而在半咸水、海水池塘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水质生物因子:在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细菌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56.7%(P<0.05),在淡水和半咸水池塘中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34.7%和177.2%(P<0.01);在淡水和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异养菌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78.8%和83.1%(P<0.05),在半咸水池塘中极显著高于对照组285.8%(P<0.01);在海水池塘中,处理组的弧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96.8%(P<0.05),在淡水和半咸水池塘中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4.1%和78.5%(P<0.01)。三类水体池塘中,处理组的弧菌数均低于100CFU/mL。处理组的藻类密度在半咸水池塘中显著低于对照组65.3%(P<0.05),在淡水和海水池塘中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76.9%和58.3%(P<0.01);处理组的蓝藻相对密度在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池塘中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5.4%、45.5%和55.3%(P<0.01);处理组的硅藻相对密度在淡水池塘中显著高于对照组74.6%(P<0.05),在半咸水和海水池塘中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61.1%和92.7%(P<0.01)。在凡纳滨对虾的三类不同养殖池塘中,处理组的藻类均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而对照组中的第一和第二优势种均为蓝藻,在淡水池塘养殖中对照组的第三优势种为硅藻,在半咸水池塘养殖中为蓝藻,在海水池塘养殖中为绿藻。生物膜上微生物:生物膜上的细菌总数和异养菌数最高时可以达到109CFU/g,是池塘水体细菌的105倍。而弧菌数均为0。养殖结果:在半咸水池塘中,对照组的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成活率、起捕规格和产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对照组62.5%、53.9%和150.0%(P<0.01),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6.8%(P<0.01)。在淡水、海水池塘中,对照组的对虾成活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56.9%、24.8%,起捕规格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7.07%、14.2%,产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68.0%、45.2%,饲料系数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16.9%、13.7%(P<0.05)。2.淡水池塘草鱼鱼种培育中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处理组中的氨氮、总磷、活性磷和硫化物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1.6%、37.8%和27.9%(P<0.05),pH、总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7%、31.3%和38.7%(P<0.01)。处理组的细菌总数、异养菌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50.8%、33.6%(P<0.05),而弧菌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3.1%(P<0.01)。处理组的蓝藻相对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6.6%(P<0.05),藻类密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1.3%(P<0.01),硅藻相对密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93.7%(P<0.01),而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藻类生物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中藻类的主要优势种为:绿藻、绿藻、硅藻。对照组为绿藻、蓝藻、绿藻。养殖结果:处理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3%(P<0.05),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5.6%(P<0.01)。综上所述,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不论应用于凡纳滨对虾的淡水、半咸水、海水池塘养殖还是应用于淡水池塘草鱼鱼种培育,均对水质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有效控制病害和蓝藻的爆发,优化藻相,提高养殖产量,降低饲料系数以及增加养殖效益。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