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摩·福斯特于1924年终于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它的发表立刻受到文学界的好评,并引发了诸多有关评论和争议。近80年来批评家纷纷从宗教,哲学,政治,文化,种族等不同角度去解读和透视这部作品的内涵。其中大部分认为《印度之行》含有较多的政治意义,然而福斯特却表明政治不是小说的唯一目的,“在这部小说的创作当中,我的主要目的不是政治的,甚至也不是社会意义的”。如果读者想探寻它的真正内涵和寓意,那就非常有必要深入到隐含在政治背后的更广阔的空间当中。小说的题目取自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在1871年发表的长诗“通往印度之路”。福斯特向来以他的“唯有联结”为纽带,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文化环境和观念为参照点,折射出英国殖民者与印度人民的分岐与斗争。这部小说被人称为是最先指向殖民主义的一颗锋芒。《印度之行》是帮助后殖民主义学者探讨东方主义和种族主义和混杂性等诸多后殖民指向的文学读本极品之一。本文分为三章,主要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从种族,性别和文化三方面对这部小说中的存在的冲突进行分析。第一章论述种族冲突。对小城钱德拉波分裂的布局的描写,暗示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种族区分;而作为印度象征的马拉巴山洞被描述成一个远观神秘又浪漫,近看则单调、混乱的地方。洞中的黑暗、神秘而又单调的回声,象征着印度是一个难以接近的地方。殖民者对当地被殖民者的社会压迫则是种族冲突最直接的体现。第二章论述性别冲突。罗尼和阿德拉这对恋人,因为对印度和印度人的观点和态度不同而最终分手。阿齐兹和阿德拉的冲突的集中体现就是山洞事件,而导致这一事件的真正原因是阿德拉对于阿齐兹和印度人的歧视。女性的边缘化是性别冲突的一个重要表现。第三章论述文化冲突。这一章主要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超越文化联结的文化霸权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对两国之间的文化冲突进行剖析。本论文最终暗示,如果殖民主义不被彻底铲除,国际间的平等不能真正建立,精神上的隔阂不能超越,英印两国人民的真正的友谊联结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