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犯关系的脱离理论最早是由日本刑法学界提出,其目的在于弥补当前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关系的不足,主要是为了解决如果在共同犯罪中有部分共同犯罪人主动向其他犯罪人表示脱离犯罪,并且也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但是未能阻止其他犯罪人则完成了犯罪既遂的情形。按照当前的刑法理论,针对这种情形,司法机关在对其进行认定是按照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进行处理。即使部分犯罪人脱离了原有的共同犯罪关系,如果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该脱离共同犯罪的人也要对此承担既遂的责任,这明显与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不符,也不利于实现刑法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所以在理论界针对这样的情形提出了共犯关系的脱离这一理论。
但是,这一理论存在较大的争议,如共犯关系脱离的构成要件、共犯关系脱离后该脱离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共犯关系的脱离与共同犯罪的中止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虽然在理论界针对这一问题依旧存在这许多的争议,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共犯关系的脱离这一理论得到确立,就会对犯罪人开启一扇真诚悔悟的大门,也会鼓励部分共同犯罪人实施脱离共犯关系的行为,真正实现形势政策上预防犯罪的目的,也真正实现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原则。
本文首先对共犯关系的脱离这一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概述中介绍了当前理论界对共犯关系的含义以及其相关的特征,同时也结合现实的案例分析了共同犯罪存在脱离情形,但是裁判结果却不相适应的相关情形。由于共犯关系的脱离与共同犯罪的中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该部分也简要介绍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其次,本文对共犯关系脱离这一理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主要从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发展、刑法的目的以及司法实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第三,本文对共犯脱离的认定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脱离条件上,主要从自动性、有效性和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在认定标准上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几个学说,通过比较其优势和劣势,得出我国对于共犯关系的脱离的合理认定理论。第四,本文对共犯关系脱离的责任承担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分为不承担责任、承担部分责任和作为量刑情节进行讨论。最后,本文也分析了我国确立共犯关系的脱离这一理论的意义。
但是,这一理论存在较大的争议,如共犯关系脱离的构成要件、共犯关系脱离后该脱离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共犯关系的脱离与共同犯罪的中止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虽然在理论界针对这一问题依旧存在这许多的争议,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共犯关系的脱离这一理论得到确立,就会对犯罪人开启一扇真诚悔悟的大门,也会鼓励部分共同犯罪人实施脱离共犯关系的行为,真正实现形势政策上预防犯罪的目的,也真正实现罪责刑相适应这一原则。
本文首先对共犯关系的脱离这一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概述中介绍了当前理论界对共犯关系的含义以及其相关的特征,同时也结合现实的案例分析了共同犯罪存在脱离情形,但是裁判结果却不相适应的相关情形。由于共犯关系的脱离与共同犯罪的中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该部分也简要介绍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其次,本文对共犯关系脱离这一理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主要从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发展、刑法的目的以及司法实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性和合理性分析。第三,本文对共犯脱离的认定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脱离条件上,主要从自动性、有效性和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在认定标准上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几个学说,通过比较其优势和劣势,得出我国对于共犯关系的脱离的合理认定理论。第四,本文对共犯关系脱离的责任承担方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分为不承担责任、承担部分责任和作为量刑情节进行讨论。最后,本文也分析了我国确立共犯关系的脱离这一理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