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蓝藻水华污染日趋严重,其向水体中释放各类藻毒素,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分布最广、毒性最大,是公认的肝毒素和促癌剂。目前,我国河流、湖泊、水库、河港沟汊内均不同程度检出MCs,MCs对水生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人们对水环境中MCs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MCs可通过灌溉、施用肥料、溢流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中,造成农田污染,危害农作物生长,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风险。吸附作为评价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性、生物有效性及环境行为的重要参数,吸附研究对于评价微囊藻毒素的陆生生态风险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本文通过批处理实验,研究不同农田土壤(水稻土、赤红壤和咸田土)和土壤粘粒矿物(埃洛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对微囊藻毒素MC-RR的吸附特征和吸附机制,以及藻粉粗提液中3种典型微囊藻毒素(MC-LR、MC-RR和MC-YR)在水稻土中的吸附特性,以期为MCs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污染控制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液膜扩散是3种农田土壤对MC-RR吸附的主要控速过程,3种农田土壤对MCRR的吸附均在4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4);3种农田土壤对MC-RR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R2>0.827),其中水稻土吸附MC-RR主要为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温度升高不利于水稻土吸附MC-RR;赤红壤和咸田土吸附MC-RR主要为自发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赤红壤和咸田土吸附MC-RR;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其对MC-RR的吸附能力,土壤粘粒矿物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越低,吸附MC-RR能力越强,因而MC-RR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水稻土中较难吸附,而在有机质含量较低的赤红壤和粘粒矿物含量较高的咸田土中较易吸附;酸性条件有利于水稻土和咸田土吸附MC-RR,赤红壤吸附MC-RR受p H影响不显著。(2)液膜扩散是3种粘粒矿物吸附MC-RR的主要控速过程,粘粒矿物埃洛石和绿泥石对MC-RR的吸附在2 h内达到平衡,而高岭石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0 h,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3种粘粒矿物对MC-RR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R2>0.971)和D-R方程(R2>0.863),3种粘粒矿物中,埃洛石对MC-RR吸附能力最强;高岭石和绿泥石吸附MC-RR主要为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而埃洛石吸附MC-RR主要为自发的化学吸附过程;酸性和碱性条件均有利于埃洛石和高岭石吸附MC-RR,而碱性条件有利于绿泥石吸附MC-RR。(3)液膜扩散是水稻土吸附藻粉粗提液中3种MCs的主要控速过程,3种MCs在水稻土中的吸附均在6 h内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895);水稻土对3种MCs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R2>0.815)和D-R方程(R2>0.826);3种MCs均为水稻土难吸附型污染物,水稻土对MC-YR的吸附能力最强;MC-RR、MC-LR在水稻土中的吸附主要为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MC-YR在水稻土的吸附主要为自发的化学吸附过程;p H 3时水稻土对三种MCs的吸附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