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女大学生月经过少与中医体质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in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中医体质学为理论指导,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对在校女大学生月经过少的情况与中医体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试探求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体质的基本特点,分析女大学生月经过少的发生现状及生长环境,月经情况,个性特征,心理等因素对月经过少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把握月经过少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对月经过少易患人群的偏颇体质进行早期调整及干预,减少本病的发病率,为临床上月经过少的患者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及治疗方案。方法: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及自行拟定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判定标准》,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自愿接受调查的女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共收回调查问卷1483份,回收率为98.87%,首先筛选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筛选出的有效调查问卷1475份,有效率为98.33%,根据月经过少的诊断标准,筛选出月经过少者189份,将其作为病例组。在正常人群的调查问卷中,用随机抽样法按1:1比例随机抽取189份作为对照组。建立原始数据库,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月经过少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研究本病易患人群的偏颇体质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89例病例组中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阴虚质(25.40%)>气郁质(17.46%)>阳虚质(16.40%)>血瘀质(9.52%)>气虚质(8.47%)>平和质(7.94%)>湿热质(6.35%)>特禀质(4.76%)>痰湿质(3.70%)。2.189例对照组中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为:平和质(25.40%)>气虚质(18.52%)>阴虚质(15.87%)>气郁质(9.52%)>阳虚质(8.47%)>痰湿质(6.88%)>湿热质(5.82%)>血瘀质(5.29%)>特禀质(4.23%)。3.病例组与正常组在饮食习惯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4.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月经经质、经色、运动、睡眠及情志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出生方式、母喂养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阴虚质、气郁质、阳虚质为在校女大学生月经过少的易感体质。2.情志失调、饮食失宜、缺乏运动、睡眠质量及睡眠习惯差均易导致在校女大学生月经过少的发生。3.在校女大学生月经过少多伴有月经的经色、经质的异常变化。4.基于中医体质的可调性,通过对本次调查研究的探讨,可对本病的易感人群,进行早期的调理干预,纠正或改善易感人群的偏颇体质,避免发病相关因素,对月经过少进行预防和保健,以减少月经过少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本研究依托于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课题“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诊疗规律的挖掘及验证研究”(课题编号D08050703020802)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课题“基于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
把集数字可编程阵列、模拟可编程阵列和微处理器集为一体的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用于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辅助教学之中。基于PSoC设计数字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例,将数字电子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对肾虚型再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冻融胚胎移植的女性的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为临床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寻找新路径。方
目的 探讨补肾益精方对遗忘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临床疗效及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对D-半乳糖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包括临床和基础研究两部分。临床
养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就已经开始出现,并延续至今。宋代养生继承了前代养生思想的理论和方法,并以《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作为理论依据进一步发
目的 :探讨对使用环磷酰胺进行冲击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使用环磷酰胺进行冲击治疗的5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
目的:本课题旨在从中医络病理论出发,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观察针灸结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方
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海底管线埋深的研究状况.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从锚泊活动中的抛锚和拖锚两个方面系统研究锚触底后的贯穿量及锚在海底拖曳时的锚爪最大啮入深度.提出海
研究目的:本课题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治则、选方用药等方面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搜集、梳理、挖掘和研究,总结古代医家对自身免疫性肝
背景: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名老中医的传承,他们代表着中医学学术和临床诊疗的最高水平。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从鲜活的临证经验中汲取养分,是对其中医学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