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墓葬最主要的功能是“藏”,是人们为死去先人打造的地下居所,人们的魂灵观念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和对待死者,也会影响墓葬中墓室的建造形制和空间结构。本文分析了关中、河东、河南和河北四个地区唐宋墓葬的空间结构,结合丧礼制度,尝试藉由墓葬中魂灵的活动空间探讨墓葬的本质,同时通过墓葬展现出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揭示魂灵观念的差异。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唐宋时期丧礼的流程进行分解,提炼出死者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葬最主要的功能是“藏”,是人们为死去先人打造的地下居所,人们的魂灵观念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和对待死者,也会影响墓葬中墓室的建造形制和空间结构。本文分析了关中、河东、河南和河北四个地区唐宋墓葬的空间结构,结合丧礼制度,尝试藉由墓葬中魂灵的活动空间探讨墓葬的本质,同时通过墓葬展现出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揭示魂灵观念的差异。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唐宋时期丧礼的流程进行分解,提炼出死者魂灵在丧礼过程中的行动轨迹。可以发现,丧礼的每一个环节都由地点的转移和祭祀活动组成,在本质上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祭祀环节缀连而成的,而丧礼祭祀的对象便是死者的魂灵,也即死者魂灵在形式上通过反复的祭祀活动参与了丧礼的全程。丧礼祭祀活动由亲人哭丧和燕飨死者两部分构成。接着通过对河东地区唐宋墓葬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北宋墓葬经常会将壁龛装饰成帷帐的样子,并在壁龛两旁分别画一哭丧孝子和一持供品的侍女。这与丧礼中的祭祀环节不谋而合,可以说是丧礼祭祀环节在地下的再现。由此,可以认为墓葬作为丧礼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的发生地点,与地上承担同样的祭祀职责。第二章首先分析丧礼过程中出现的与魂灵有关的各项工具,总结得出重木、魂帛和神主是死者魂灵的宿体,上衣和腰舆是魂灵移动的媒介,灵座和下帐是魂灵所在位置的指示,是魂灵的象征。因此,唐代丧礼中,包括墓葬在内,虞祭之前的丧礼各祭祀环节中,魂灵并不真实在场,接受祭祀的是灵座和下帐所呈现出来的形式上的魂灵,实际上是魂灵的“符号”。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墓葬结构是符合官方礼法规范的。接着通过分析关中地区唐代墓葬的空间结构,发现下帐普遍存在于高宗至武则天时期的墓葬的东北部,武则天时期之后,下帐便绝迹了,而在天宝之后,在墓室东北部祭祀魂灵的情况也消失了。同时,通过对北方地区墓葬的考察,发现下帐基本只出土于关中。这反映了官方丧礼制度的影响局限于京畿,并且在初唐以后逐渐式微。第三章首先对宋代丧礼较唐代发生的变化进行整理,重点对魂帛这一新出物品进行了探讨。魂帛代替重木成为宋代丧礼中魂灵的宿体,在丧礼的祭祀仪式中与灵座一同出现,这反映了宋代丧礼中的祭祀不再是形式上对死者魂灵进行祭祀,而是直接面对死者魂灵进行沟通、燕飨。并且这一时期的民间还流行用死者肖像来祭祀。接着对河南地区唐宋时期墓葬进行空间结构的分类归纳,发现从中唐开始,河南地区的墓葬中出现了砖雕一桌二椅的图案,这一图案没有固定位置,在墓室的东壁、西壁和北壁均有发现,其中椅子功用相当于灵座,是墓主魂灵在此的一个象征,而桌子则代表祭祀用的供桌,两者共同组成对墓主的祭祀场景。到宋代时期,这种一桌二椅图案之上开始出现壁画的墓主人坐像,如同魂帛放在灵座之上,墓主人像在一桌二椅上的出现意味着墓内祭祀有了魂灵的直接参与,这意味着魂灵可以进入地下,墓葬不仅只是形体的收纳场所,反映了唐宋间魂灵观念的转变。第四章首先梳理了关于死者魂灵与形体去处的各种观点,发现在礼法的观念中,人死后魂、形分离,魂灵归于家庙,墓葬仅仅用来藏纳形体,而形体是无知的,因此墓葬中的祭祀与死者的各种陪葬都是形式上的表示,它们所具有的是象征意义。而在民俗的观念中,魂、形并不截然分离,它们都能够在墓葬中接受燕飨,墓葬中的死者是有神识有感知的,因此墓葬中的祭祀和陪葬是实在的。接着对河北地区唐宋时期的墓葬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死者魂灵在唐代河北地区墓葬中基本是缺席的。而河北地区的辽墓中频繁发现放在死者棺具之前的大型供桌,供桌上摆放各种祭祀器皿和食物,甚至还发现有其他成套的木制家具,是对之前墓葬中以壁画或砖雕形式存在的生活场景、祭祀场景的实体化。供桌的存在表明这些墓葬的墓内祭祀是直接对死者尸体进行祭祀,不再专门打造魂灵的载体,这是魂、形一体的表现,也反映了墓葬中的魂灵由虚空走向真实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而非常规油气的开采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的紧张局面,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封隔器投球滑套多级压裂技术是非常规油气开采的核心技术之一,投球滑套中可溶镁合金球座的规模化应用是提升我国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异常苛刻的井下环境中,可溶镁合金球座不仅面临高温高压地下水和压裂液的腐蚀,而且面临携砂压裂液的冲蚀磨损,所以可溶镁合金球座会遭受严重
很多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使用性能,然而,它们的高硬度和低塑性使其加工成形困难,应用现有的加工技术难以制备出合格的产品,阻碍了它们在工业上的应用。同时,在传统加工工艺中,为消除加工硬化和改善成形性能,进行的退火、酸洗工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已不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绿色发展的要求。因此,开发新型材料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外场辅助成形技术之一的电化学拉拔技术,实现条件简单、工艺流程简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对金属结构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金属结构材料会发生燃烧现象。因此,开发具有优异阻燃性能的合金十分必要。另一方面需要发展先进固体推进剂,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火箭的安全稳定运行。金属燃料具有高的燃烧温度和能量密度,广泛应用于固体推进剂中。但其点燃温度高,燃烧速率慢,这些问题阻碍着金属燃料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无序合金,即化学无序的高熵合金和拓扑无序的非晶
当透过玻璃等透明介质拍摄照片时,图像将包含介质内部的折射场景和外部的反射场景。通常情况下,反射场景部分是不需要的,需要尽可能被抑制。反射光的存在将影响诸如图像分割、物体识别以及三维重建等视觉任务。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反射光去除方法进行讨论,着重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现有的反射光去除方法主要分成三类:基于单张图片的方法、基于多张图片的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调研发现,基于单张图片的方法由于存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友好的理想新技术。本文制备了CPVC、Cu/CPVC和CPVC/PI三种光催化剂,并从结构、形貌、光学性能和催化活性进行了表征。以聚氯乙烯为原料,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制备了具有共轭结构的聚氯乙烯衍生物CPVC,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荧光光谱(PL)、电化学阻抗谱(E
TiAl合金因其低密度和良好的高温性能,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轻质高温结构材料。作为典型的新一代TiAl合金,高Nb-TiAl合金具有比普通TiAl合金更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高温强度。然而,TiAl合金具有本征室温脆性,并且通过传统热加工方法成形复杂部件较困难,制约其实际应用。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以逐层堆叠的方式实现部件的立体近成形,具有较高的制造效率,便于实
本文突破传统建筑史的研究范式,选取印度殖民时期欧洲人最常见的住宅类型——殖民地廊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建筑空间在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状况。在深入了解当时宗主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和社会空间理论,对殖民地廊房进行“解码”,重新审视其所暗示、涵盖和隐藏的社会文化关系,进而认识殖民建筑空间在英帝国殖民统治中所起的作用,透视英帝国殖民建筑产生的基本路径。第一章利用图文互证的方法,梳理了印
Al-Mg-Si系合金以其高比强度、良好的表面质量和易于回收等特性已成为汽车车身外板的优异选材;然而,其成形性、烤漆硬化增量及抗自然时效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材料的发展。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亟待开发具有综合性能优异的Al-Mg-Si系合金板材。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 Al-Mg-xSi-Cu-Zn系合金。首先,通过热加工工艺调控制备了具有高成形性的合金板材;随后,系统研究了降温
目前,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如页岩油气)的有效方法,而封堵工具则是该技术的核心装备。由于密度低、比强度高和易腐蚀,可溶镁合金已成为封堵工具的首选材料。然而,现有可溶镁合金强度低,且力学性能与腐蚀速率不协调,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开发适用于极端服役工况下高强度和快速腐蚀的可溶镁合金已成为我国油气开采领域的迫切需求。本文围绕高强可溶Mg-Gd-Y-Zn-Cu(-Ni)合金体系,通
创业是发展之基、创新是活力之源。在当前疫情冲击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就业市场的接纳能力已经不能应付数量巨大的高校毕业生,如何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把大学生创业者真正培养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成为摆在高校创业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大学生持续创业者在毕业后继续从事创业活动,更加了解创业所需具备的能力,能够对高校如何培养创业的后备力量、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当前,对于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