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胰岛移植是最有可能治愈、且符合生理的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自Edmonton方案问世以来,胰岛移植的短期效果得以大幅提高,但后续研究发现其长期效果并不理想,5年存活率不足10%。胰岛移植部位是影响胰岛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972年,Ballinger和Lacy首先证实经门静脉肝内胰岛移植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随后诸如前房、睾丸、肾被膜下、肌肉、大网膜等部位亦被用作胰岛移植部位。经文献回顾发现,目前仅存在少数胃粘膜下胰岛移植的报道,而胃浆膜下间隙内胰岛移植报道罕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胃浆膜下间隙胰岛移植的可行性;探讨大鼠胃浆膜下间隙内胰岛移植的操作技巧;观察大鼠胃浆膜下间隙内胰岛移植的效果,并比较其与肾被膜下、经门静脉肝脏内胰岛移植效果的不同。方法应用Lewis近交系雄性成年大鼠,采用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Ⅰ型糖尿病模型。同种系供体大鼠的胰岛经体外提取、分离、纯化后,将一定数量的胰岛植入糖尿病大鼠胃浆膜下间隙(胃组),同期将同等数量的胰岛植入肾被膜下间隙(肾组)及门静脉内(肝组)作为对照,评估移植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观察胰岛移植物存活情况。结果胰岛移植术后前3周,胃组和肾组内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较移植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大鼠间血糖水平无差异、糖耐受功能良好(P>0.05);两移植部位的胰岛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效确认,移植胰岛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肾组织样本内胰岛周围的炎细胞浸润更明显。肾组和胃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分别于胰岛移植术后第5、4周开始升高。术后6周两组大鼠血糖水平均升高且糖耐量减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示,两移植部位内仅残余散在的胰岛细胞。而在肝组大鼠模型中,仅发现在胰岛移植术后24h内有轻微的血糖下降(P>0.05),术后肝组织免疫组化技术未发现有效的胰岛组织。结论近郊系大鼠胃浆膜下间隙胰岛移植的方法安全可行,其短期效果优于肾被膜下间隙内胰岛移植,而其长期效果与肾被膜下间隙内胰岛移植未见区别。上述结论是基于近郊系大鼠尚未使用免疫排斥药物的得出,其在其他实验动物模型的可靠性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此外,采用有限数量的胰岛行经门静脉肝内移植效果差,其效果远不如胃浆膜下和肾被膜下间隙内胰岛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