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果写作法和过程写作法是EFL写作课堂中经常使用的写作教学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本论文旨在通过行动研究,探索有机整合了结果法和过程法的综合写作法能否成为某大二英语专业班级的有效写作教学方法。本次行动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记录教学日志,开展师生访谈和分析学生作文等方式收集数据。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也采用了定量研究的辅助方法。定量研究主要是指对全班32名学生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的两次问卷调查。问卷旨在对行动研究前后学生写作动机与写作兴趣的变化作调查分析,为实验结果提供更为客观的数据。本次行动研究历时九周,由三阶段构成。在每一阶段中,笔者,既作为教师也作为研究者,不断地制定(修改)计划,实施计划,观察行动,评价行动,确保整个研究的反思性和连贯性。第一阶段行动研究表明,通过实施初始计划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英语议论文的篇章结构,但是暴露出内容空洞的问题。于是笔者调查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调整了计划。第二阶段表明,通过调整行动计划,学生作文的内容比起第一篇作文更加充实。但是暴露出的问题是学生作文中词汇量小,衔接语单调。再一次,笔者迅速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调整了行动计划。第三阶段表明,学生作文中的语言较前两次写作有进步。整个行动研究结束时,学生作文的进步反映出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此外,通过教学日志,师生访谈和两份问卷调查,学生对英语写作增强了自信、降低了焦虑;与此同时对英语写作课堂也提升了兴趣。通过整个行动研究,笔者作为一名新教师,对写作教学的理解获得了专业上的提升,即写作作为一种语言输出,要以充分的可理解的输入为前提,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多思考;过程写作法强调写作是一种交际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并把写作过程分为写前、写作、修改、重写等若干阶段,其中写前和修改阶段均体现了合作学习对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作为英语学习的四个方面中对思维要求最高的语言技巧,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适宜的写作环境。同时,笔者在教师教育方面也得到了一些启示。行动研究强调教师即自己课堂的研究者;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经常性的反思,追求改进;鼓励教师撰写行动研究报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感想。行动研究所倡导的研究意识、反思意识和分享意识,无论对在职教师还是职前教师的发展而言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