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或“事实”与“价值”的问题,作为道德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虽始终贯穿于哲学史本身,但直至近代才由休谟在其著作《人性论》第三卷论证“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来的”时正式地提了出来。由于休谟只是在附论中简短地提到了这一问题便不曾再对此做出进一步的探究和阐述,这使得后人对休谟是否真的在意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同时也为后人如何去理解这一问题埋下了争论的种子。
基于目前学术界对“是”与“应当”关系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认识论领域中的“归纳问题”或“因果问题”,故本文无意于从某种已有的学术立场对之进行具体地分析和求解,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这一问题在道德视阈内的“原源之辨”上。在文章结构上,本文第一部分将通过对“是”与“应当”关系问题的来源和实质以及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主要几种解决方案的概述,为下文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休谟道德哲学中“是”与“应当”的所指及其转变提供一个必要的知识背景和分析平台;第二部分则着重从休谟的《人性论》、《道德原则研究》等原始文本(原)和整个道德哲学发展的具体历史境遇(源)出发,以一种考古还原的方式,在休谟道德哲学自身的视阈内分析“是”与“应当”的真实所指,进而阐述“是”与“应当”的原始含义及其关系问题并非是经情感主义者发挥并为后人所理解的纯然事实与纯然价值之间的问题;第三部分则在前文对“是”与“应当”及其关系的真实含义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休谟在自身道德哲学中,以“同情”这一可普遍化的心理原则为主,以“旁观者”这一比较原则和“效用”这一功利原则为补充,由“是”转而“应当”的过程。从以上整个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休谟向我们描绘的人性画面中——即无论是在生理结构上还是在心理结构上,我们的天性都被自然构造的具有一定的欲望和需要;同时,这些欲望和需要通过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以功利为指向,以同情为原则)而得到实现和满足——我们的道德只能开始于“是”而结束于“应当”。
论文最后结合当代情感主义者对这一问题的狭隘理解及整个启蒙运动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历史背景,指出休谟在自身道德哲学中由“是”转而“应当”这一演变本身所蕴涵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