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咳喘宁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NF-γ和IL-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5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按体重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A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以鸡卵蛋白(OVA)为过敏原、氢氧化铝为佐剂致敏SD大鼠,并连续2周予OVA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B组)、布地奈德干预组(C组)和咳喘宁干预组(D组)。咳喘宁干预组与布地奈德干预组分别予咳喘宁口服液1.7g/kg,布地奈德0.175mg/kg,正常组与哮喘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雾化。雾化7d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IL-5;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INF-γ,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肺组织ING-γ的平均光密度;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及淋巴细胞计数;并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咳喘宁干预组大鼠的气道基膜轻微增厚,粘膜下水肿少见,未见黏液栓形成,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少。哮喘模型组上述变化较严重。2.咳喘宁干预组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与布地奈德干预组比较,变化不大(p>0.05)。3.咳喘宁干预组大鼠的肺泡灌洗液中IL-5水平,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与布地奈德干预组比,变化不大(p>0.05)。4.咳喘宁干预组大鼠肺组织INF-γ的平均光密度,高于哮喘模型组(p<0.05),与布地奈德干预组比,变化不大(p>0.05)。结论:咳喘宁可降低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提示咳喘宁可能通过上调INF-γ水平表达,降低IL-5的水平表达来减低气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