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科学素养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培养目标。2001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21世纪作为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如何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受教育者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条件的的两个要素,对教育成效有着决定性作用。同时教师作为有效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引导者,其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的优劣必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具备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的教师将成为科学课程有效实施的推动者,而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教师则会不自觉的成为课程实施的阻碍者。笔者在求学期间经过了四年科学教育专业本科学习以及两年的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并且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实习科学教师一学期、在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实习科学小学教师至今,更加深刻认识到在一线从教的小学科学教师缺乏对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的关注,高师院校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对小学科学教育部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而在科研领域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在研究过程中,我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归纳法,从教师知识的研究成果、科学教师研究成果两个方面入手,密切联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理论角度探析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定义,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博雅知识四个维度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研究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探讨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多种完善途径,并针对科学教师在职前以及职后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以期使小学科学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力。围绕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是教育界常研常新的原始问题,更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在此课题的研究中有如下创新点:首先,首次以小学科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为研究主体,从本体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博雅知识四个维度系统研究小学科学教师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其内在构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在研究完善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结构的途径中,根据目前一线小学科学教师师资现状,重点围绕在职教师的知识优化与完善途径探讨,指出了四条相对管理成本和经济成本较低、教师参与度较高、推广性强的途径,力求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促成较大规模的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研究者水平有限,时间有限,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知识的测查与评价的研究、对小学科学教师职前职后知识完善途径及策略的有效性验证没有在文中体现,成为研究者下一步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