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监护教育问题研究——基于四川省盐源县G小学的调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随着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资源配置上市场力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大批的落后地区的农民进入城镇、工厂经商务工,当这些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背上行囊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在一个家庭的眼里则是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女婿、儿媳妇等角色的离开,而在更多的学者和专家那里则意味着无数的留守儿童的诞生,意味着他们监护教育上的缺失。家庭监护教育的缺位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让他们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下裂变的特殊群体。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加强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弥补相应的缺失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四川省盐源县G小学为例展开调查,论文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论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教育展开了调查,主要以盐源县G小学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实际调查方式对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展开了分析。在第三部分对四川省盐源县G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体缺位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着家庭监护教育中的问题、学校监护教育中的问题、留守儿童社会监护教育的缺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在第四部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家庭方面的应对策略、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社会方面的应对策略。  留守儿童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的城市化中更凸显的教育根基的脆弱性,也展示了加强留守儿童监护教育体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世情、国情和党情中的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只有一线工作者不断深入探讨,发掘其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探究相应的理论与方法,才能够更好的解决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指导我们当下的社会发展。
其他文献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与网络密切相关,他们经常上网浏览信息获取课外知识、经常在网络上和同学朋友交流、经常在网上购物等等。这样,他们的学习思
学位
哈萨克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又一个跨国边境民族,在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近年来,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但针对优质高中的绩优生这一群体,基本上以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研究和体会居多,同时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个领域里,研究者多尝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