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亚氮(N2O)是最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然而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量的准确数据仍然缺乏。目前有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排放量的计算主要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提供的单一、通用的缺省值,但是,土壤N2O背景排放量(background N2O emission,BNE)和氮肥诱导的N2O排放量却随气候和土壤类型等而变化。为此,对我国不同气候带和土壤类型的农田上测定的N2O排放结果进行了整合分析,目的是(1)明确我国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2)建立全国尺度、不同气候带和不同作物种类的氮肥诱导的N2O排放系数;(3)评估农田N2O减排的技术和措施。主要结果如下。
中国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速率为0.93 kg N ha-1yr-1,不同气候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北亚热带农田最高,达到1.66 kg N ha-1yr-1,寒温带农田最低,仅为0.53 kg N ha-1yr-1。利用不同气候带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速率,估算获得的全国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量为129 Gg Nyr-1,高于利用全国农田土壤N2O背景平均排放速率计算获得的估计值114 Gg Nyr-1。
农田生态系统中,化学氮肥诱导的N2O排放系数(emission factor,EF)全国平均值为0.60%。但是,六个不同气候带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北亚热带旱地农田最高,达到0.93%,中亚热带稻田最低,仅0.20%。在影响N2O排放系数的因素中,降水和土壤pH值与N2O排放系数呈非线性关系,分别解释了区域变异的7.0%和8.0%。降水是影响氮肥来源N2O排放最为关键的因素。不同作物种类之间氮肥诱导的N2O排放系数也存在显著差异,豆类作物的N2O排放系数最高,为0.90%,显著高于谷物。利用不同气候带(区域)N2O排放系数,计算获得的我国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和蔬菜)农田系统N2O排放量为239 Gg Nyr-1,其不确定性为21%。该估算值远低于利用IPCC缺省值计算得到的排放量(357 GgNyr-1)33%,接近于利用作物的N2O排放系数计算获得的估算值(253 Gg Nyr-1)。在玉米、水稻、小麦和蔬菜农田系统中,化学氮肥来源的N2O占总排放量的66.5%。
综合评估了氮肥减量和抑制剂使用对农田系统N2O排放的影响。化学氮肥用量减少10%(减排情景S1)降低了N2O排放并且不会影响作物产量,而减缓情景S2(化学氮肥用量减少20%)显著降低了作物产量。在玉米、水稻和小麦农田施用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减缓情景S6)和氮肥施用量减少20%+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减缓情景S11)在全国尺度可以减少N2O排放量56.0%。化学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DCD(减缓情景S4)可以有效提高产物产量,与不施用抑制剂或者氮肥用量不减少的基准情景(BS)相比,玉米和水稻产量分别可以增加14.0%和8.0%。
基于本项研究,建议把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量纳入区域N2O排放清单,以便制定更加有效和可靠的减缓N2O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田间管理技术及措施。在编制中国国家级农田N2O排放清单时,建议使用区域(不同气候带)氮肥诱导的N2O排放系数。作为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签署国,实施减缓方案S4、S6和S11将有助于我国实现到2030年N2O排放量减少30%的目标。
中国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速率为0.93 kg N ha-1yr-1,不同气候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北亚热带农田最高,达到1.66 kg N ha-1yr-1,寒温带农田最低,仅为0.53 kg N ha-1yr-1。利用不同气候带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速率,估算获得的全国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量为129 Gg Nyr-1,高于利用全国农田土壤N2O背景平均排放速率计算获得的估计值114 Gg Nyr-1。
农田生态系统中,化学氮肥诱导的N2O排放系数(emission factor,EF)全国平均值为0.60%。但是,六个不同气候带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北亚热带旱地农田最高,达到0.93%,中亚热带稻田最低,仅0.20%。在影响N2O排放系数的因素中,降水和土壤pH值与N2O排放系数呈非线性关系,分别解释了区域变异的7.0%和8.0%。降水是影响氮肥来源N2O排放最为关键的因素。不同作物种类之间氮肥诱导的N2O排放系数也存在显著差异,豆类作物的N2O排放系数最高,为0.90%,显著高于谷物。利用不同气候带(区域)N2O排放系数,计算获得的我国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和蔬菜)农田系统N2O排放量为239 Gg Nyr-1,其不确定性为21%。该估算值远低于利用IPCC缺省值计算得到的排放量(357 GgNyr-1)33%,接近于利用作物的N2O排放系数计算获得的估算值(253 Gg Nyr-1)。在玉米、水稻、小麦和蔬菜农田系统中,化学氮肥来源的N2O占总排放量的66.5%。
综合评估了氮肥减量和抑制剂使用对农田系统N2O排放的影响。化学氮肥用量减少10%(减排情景S1)降低了N2O排放并且不会影响作物产量,而减缓情景S2(化学氮肥用量减少20%)显著降低了作物产量。在玉米、水稻和小麦农田施用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减缓情景S6)和氮肥施用量减少20%+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减缓情景S11)在全国尺度可以减少N2O排放量56.0%。化学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DCD(减缓情景S4)可以有效提高产物产量,与不施用抑制剂或者氮肥用量不减少的基准情景(BS)相比,玉米和水稻产量分别可以增加14.0%和8.0%。
基于本项研究,建议把农田土壤N2O背景排放量纳入区域N2O排放清单,以便制定更加有效和可靠的减缓N2O排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田间管理技术及措施。在编制中国国家级农田N2O排放清单时,建议使用区域(不同气候带)氮肥诱导的N2O排放系数。作为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签署国,实施减缓方案S4、S6和S11将有助于我国实现到2030年N2O排放量减少3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