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茶树资源丰富,引进与选育的茶树品种较多。目前对茶树品种资源评价及利用的常用手段为传统育种方法,本研究以原产四川以及从福建、浙江、贵州、湖南、广州引进四川茶区的30份茶树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PCR-RFLP技术对30份茶树品种的叶绿体DNA(cpDNA)多态性进行研究,构建茶树品种间亲缘关系的分子系统树状图,既为茶树杂交培育新品种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又有利于茶树品种的整理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两个正交方案的设计,对PCR-RFLP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茶树PCR-RFLP的最佳PCR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3 U TaqDNA聚合酶量为、1×buffer、1.5 mmol/L MgCl2、200μmol/L dNTPs、50 ng叶绿体引物和100ng模板DNA.。最佳酶切体系为:在15μl酶切反应体系中,扩增产物用量为6μl,内切酶量为2U,1×限制性内切酶buffer,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5μl;37℃下酶切时间为6h。2、7个标记的53种引物/酶组合共检测到13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有99条,占73.3%。叶绿体基因组PCR-RFLP标记揭示的30个茶树栽培品种间遗传距离值变化范围为0~0.071之间,平均值为0.049,说明茶树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远远高于叶绿体基因组,其变异程度约为叶绿体基因组的8倍。3、7个叶绿体基因组PCR-RFLP标记的53种引物/酶组合不能将供试的30份材料全部区分开,其中9个材料(占30%)的遗传距离为0,不能将其有效区分。对38个茶树品种进行UPMGA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073时将这些品种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包括原产四川的蒙山9号、蒙山11号、蒙山23号、蜀永307、原产贵州的黔湄419和以及从云南大叶变异的个体单株选育的菊花春;第二类包括原产福建和浙江的安吉白茶、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浙农113、浙农117、春波绿、福鼎、迎霜、劲峰、元宵茶、政和、梅占、福鼎大毫茶、福选9号、平阳特早、福建水仙;第三类包括原产湖南、广东的东湖早、槠叶齐、英红1号、英红2号、黄叶水仙,原产海南的海南大叶以及原产贵州的黔湄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