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层状Li NixCoyMn1-x-yO2正极材料因其高比容量优势而备受关注。Li Ni0.4Co0.2Mn0.4O2材料倍率性能和热稳定较好,但循环性能和放电比容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分别采用流变相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来制备Li Ni0.4Co0.2Mn0.4O2材料,对共沉淀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确定制备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利用掺杂和包覆手段对材料进行改性,并研究其改善机理,从而为此材料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Li NixCoyMn1-x-yO2正极材料因其高比容量优势而备受关注。Li Ni0.4Co0.2Mn0.4O2材料倍率性能和热稳定较好,但循环性能和放电比容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分别采用流变相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来制备Li Ni0.4Co0.2Mn0.4O2材料,对共沉淀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确定制备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利用掺杂和包覆手段对材料进行改性,并研究其改善机理,从而为此材料及其他正极三元材料的生产和改进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利用流变相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制备Li Ni0.4Co0.2Mn0.4O2材料,经过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发现,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的Li Ni0.4Co0.2Mn0.4O2材料其层状结构良好,锂离子混排程度较低,在起止电压为3.0-4.6 V,0.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74.3m Ah/g,50圈循环测试后容量保持率为81.57%。利用共沉淀法制备Li Ni0.4Co0.2Mn0.4O2材料,并对反应的p H值、络合剂浓度和过锂量三个工艺参数进行探索,通过微观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测试分析发现,在p H=11,络合剂氨水浓度为2 M,过锂量为8%的条件下制得的Li Ni0.4Co0.2Mn0.4O2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佳。在0.1 C,3.0-4.6 V条件下,首圈放电比容量达到182.3 m Ah/g,经过50圈循环测试后容量保持率为83.51%。利用Na Al O2和Li3PO4分别包覆Li Ni0.4Co0.2Mn0.4O2材料,其最佳包覆量分别为1%和0.75%。Na Al O2在活性材料表面形成了一层包覆层,有效阻止了材料与电解液发生的副反应,减缓了电池材料中阻抗增加的趋势。在起止电压为3.0-4.6 V,0.1 C下,常温循环50圈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0.97%。Li3PO4可以吸收水分,减少HF的产生,减轻活性材料的侵蚀程度,同时Li3PO4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提高锂离子的扩散系数,经过Li3PO4包覆后,材料倍率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利用Zr、Mo、K和Na-F元素分别对Li位、过渡金属位和O位进行掺杂,探究不同位置的掺杂以及阴阳离子共掺杂对Li Ni0.4Co0.2Mn0.4O2材料的影响。研究发现Mo掺杂增大了过渡金属层晶格间距,加快了锂离子扩散速度,有利于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1%的Mo掺杂样品首圈放电比容量较原样有所提高,达到186.5 m Ah/g,50圈循环后在25°C和55°C条件下容量保持率均较高,分别为90.77%和84.13%。Zr掺杂后的材料循环性能得到较好提升,50圈后仍有168.5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2.32%,且在高温下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循环性能。Zr掺杂可以有效降低阳离子混排,且Zr4+的离子半径较大,可以很好的稳定层状结构,减缓结构的塌陷。K掺杂Li位,主要使晶格参数c增大,扩大了锂层之间的距离,便于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运输。K掺杂可以稳定材料的结构,减缓层状结构向尖晶石结构转变。1.2%的K掺杂样在25°C和55°C条件下5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8.93%和82.98%。F-Na共掺杂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层状结构中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材料稳定性,也可以减轻电解液对活性材料的侵蚀,同时扩大锂层间距,便于锂离子的脱出和嵌入。0.8%的F-Na共掺杂样在0.1 C,3.0-4.6 V,25°C和55°C条件下5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71.7 m Ah/g和162.3 m 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2.7%和85.28%,有效提高了Li Ni0.4Co0.2Mn0.4O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含氮配体作为一大类螯合配体被广泛用于结合过渡金属离子制备金属络合物中,其中氮原子能够提供一对孤对电子与金属活性中心配位,具有很高的配位能力。尽管这样制备的均相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但是在工业生产中却有着不可循环利用的致命缺点,伴随着绿色化学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高活性、可回收的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能否在配位能力强的含氮配体基础上,与不同的无机载体进行嫁接从而制备催化活性高且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肺癌的死亡率最高,2020年有近180万人死于肺癌。大多数药物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的最终执行者是激活的caspase-3酶,它能水解胞内蛋白,破坏DNA链,使细胞形成凋亡小体后死亡。因此,对治疗后肿瘤细胞中caspase-3表达水平的实时监测有助于治疗疗效的早期评估。目前,灵敏度高、分辨率较好、组织穿透能力强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
纳米型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种复合型催化剂,其光学性能较优异,稀土氧化物的复合将有利于改善传统二氧化钛材料存在的弊端。现有合成氧化镧材料的方法制备的材料不均匀、存在烧结及团聚的状态。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合成方法是近年来制备纳米结构材料的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它有良好的台阶覆盖性,制备的材料比较均匀,并且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材料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分布等。ALD技术要求设计并且合成出有较好的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新兴的晶态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可调的化学组成、优异的孔隙率、多样的拓扑结构和固有的化学稳定性,在气体存储和分离、催化、光电器件、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基于Salphen(具有N2O2协调环境的N,N’-双(水杨醛)邻苯二胺单元)构筑单元,利用动态共价醛胺缩合策略,设计合成了系列功能性COFs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电催化性能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随着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逐年提升,如何在癌症早期对其进行精确有效的诊断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对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精确检测可促使早期癌症诊断成为可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豆荚蛋白酶(legumain)已被证实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结肠癌、胃癌等多种常见的癌症中表达水平较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侵袭与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准确检测体内各组织器官的leg
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光致发光纳米材料,由于尺寸小,其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受表面官能团和掺杂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大,其结构中各种官能团、杂原子掺杂剂和结构缺陷的存在,为其增添了一些独特的性质。石墨烯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特性和电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的细胞毒性,因此在分析传感、生物医疗、环境修复和光电能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发光效率低、可见光激发下荧光发射弱、生物荧光背景干
费托合成(FTS)是利用催化剂将合成气(CO和H2)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的途径之一,被认为可以有效解决能源问题。钴基费托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水煤气变换活性(WGS)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费托合成的工业开发中。本文以钴基催化剂作为研究对象,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探究了氧化亚钴、金属钴、金属钴-氧化亚钴界面这三种钴相态的费托催化性能,揭示了钴基费托催
近年来,由于生物相容性差且难以生物降解,合成高分子微球的广泛使用给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凭借可再生、生物安全性高以及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如蛋白质和多糖)已经成为制备功能性微球的首选材料。其中,玉米醇溶蛋白(zein)基微球以其独特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受限于材料自身的性质以及现有制备方法,目前,有关特殊结构zein微球制备和应用的研究还不多见。基于此,本论文提出了一
甲烷作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95%),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化石资源之一,也是所有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在向可再生化学工业转型的过程中,天然气有望发挥重要的作用。1993年国内大连化物所首次报道了甲烷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脱氢生成芳烃(MDA),国内外众多科研团队立即对该反应展开相关研究。该反应的产物简单易分离,可控活化CH4中的C-H键、定向生成工业原料芳烃混合物。本论文利用金属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了高分散Fe
贵金属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电学、生物学、催化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各种领域。传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不可避免涉及化学还原剂的使用或耗时/耗能的步骤,这无疑阻碍了高质量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针对这些弊端,本文首先构建了一种高压直流电驱动的气-液微等离子体技术,并基于此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贵金属纳米材料。针对制备贵金属纳米材料所特有的性质,探索了它们在不同前沿领域的应用。此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艺自动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