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在华中美企业员工激励的文化差异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众多跨国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占据领头羊的位置。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公司之间的竞争愈加强烈,人力资本逐渐显示出重要性。大量跨国公司入驻中国之后,国有企业因员工激励机制落后不完善而不断遭遇人才流失。但2008年爆发的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使这一局面有所转变。中国本土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激励措施,加之在华跨国公司大量裁员、削减工资等举动让很多中国员工更倾向选择国企或事业单位。为了探索这一现象的原因,深入了解中美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及员工价值观成为有效吸引及保留员工的关键。   本文旨在考察中美企业员工激励的文化差异。笔者调查了一些国有企业的员工和在华美国公司的员工。在回顾和分析有关中美文化、跨文化沟通及激励理论的相关文献后,本文分析员工激励并据此提出假设。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以上所述两类员工进行了调查。根据问卷所得数据,本文检验所提的假设并着重分析文化因素所导致的中美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区别。   本文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一些局限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由于本文所调查公司数量及问卷中针对文化变量所提出的问题数量有限,因此本文在调查规模和问卷设计上存在欠缺之处,这有待作者日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1811-1863)的代表作,它也是一部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必(1922-1968)成功地翻译了这部作
国际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文化外贸的国际比重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我国文化外贸占世界文化贸易份额很小,目前我国政
习语“idiom”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论文中的“idiom”意指成语。英语成语(English idioms)只包括固定短语,不包括谚语,俚语和其它俗语;汉语成语(Chinese idioms)只包括四字
“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各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官方话语是传递该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态度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了中美两国领导
自译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翻译活动。无论在翻译理论研究还是文学实践领域,自译都是边缘化的事物。其实,和普通译作相比,自译作品早已凸显出其独特的优势。在当今信息高速传播、人
谭恩美在中美文化交流中起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努力,谭恩美的五部畅销小说:《喜福会》(1989),《灶神之妻》(1991),《百种神秘感觉》(1995),《接骨师的女儿》(2001)以及《沉默
经济危机已成为眼下最热门的话题。2008年9月16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随即在华尔街掀起了一轮金融风暴,短时间内昔日在华尔街叱咤风云的投行相继沦陷,一时间美
托尼·莫里森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被评论界认为揭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毫无疑问,1987年《宠儿》的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