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启泉教授认为:“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改革不可回避的核心课题,离开了“三维目标”的所谓“有效教学”研究简直是南辕北辙。课程改革理念需要通过三维目标实践落实到课堂中,因此围绕“三维目标”的课堂的设计和实践研究是了解生物学新课程理念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情况的依据。本文研究的教学三维目标属于目标体系中最基本、最具体的层次,它规定着课堂教学基本方向,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展开教学评价的直接依据。本文通过采用对教师教案中三维目标的文本分析、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三种途径,调查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对三维目标的认识、设计和实践的具体情况。调查发现,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1)教师目标意识薄弱,缺乏对教学三维目标的研究。(2)教学三维目标设计走形式,缺乏有力的教学指导。(3)教学三维目标实践中机械化、花哨化。主要表现在教学三维目标落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设的三维目标形同虚设,在教学环节中并未体现,目标达成与实际教学环节存在脱节;教师在教学三维目标实施中侧重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对目标达成重视度不够;教学三维目标的实施机械化,不能灵活调整。针对教学三维目标设计和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对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的系统分析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初中生物学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策略要研读课标,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课标主题目标——单元、章目标——节、课时目标的设计步骤,整体把握、逐级分解的原则上进行设计。目标的陈述包括主体、行为、条件、程度四个要素,“三维”目标缺一不可。教学三维目标的实践中,笔者提出可通过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方法的逆向设计法,以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评价、教学安排的设计。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渗入三维目标,课堂导入时及时准确揭示学习目标,结合生物教学案例说明三维度目标达成性的评价实施效果。关于三维目标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且研究范围适用比较广。本文将三维目标落实到生物学学科上,具体到最基本的层面即课堂教学实践上。论文研究成果的呈现伴随着生物学教学案例,易于教师理解,所提出的相关策略为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流程参考。针对课堂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践情况,采用教案分析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进行,从整体上把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三维目标落实情况,从而为后续课堂观察,观察的内容提供指导性。三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使得研究的结果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