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海域,是我国现存的个体大且经济价值高的重要中上层鱼类,近年来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渔业技术的发展和捕捞强度的增加,使得蓝点马鲛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急需开展资源养护。刺网渔业是蓝点马鲛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剌网渔具选择性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对促进蓝点马鲛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进我国在渔具选择性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13年4月~5月,在黄海南部连青石和青外渔场进行了蓝点马鲛流刺网选择性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选优法进行网目选择性直接估算。试验同时使用110mm、115mm、120mm、125mm四种不同网目尺寸的刺网渔具进行作业,每种试验网投网690片,现场采集蓝点马鲛生物学数据,包括其叉长、体重、最大体周、腮后緣周长、卡线周长及其兼捕渔获的体长体重生物学参数,对渔获结构和体长分布进行分析,用鱼体型态系数法和Gamma模型等开展选择性研究,确定最佳网目尺寸。本次研究还整理了历年资源监测中蓝点马鲛生物学数据,结合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的数据,对蓝点马鲛流刺网的选择性、分布、渔业状况及其生物学参数变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为蓝点马鲛流刺网渔业的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促进蓝点马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试验结果表明,大网目蓝点马鲛流刺网的渔获物除了蓝点马鲛以外,还兼捕到许氏平鲉、灰鲳、带鱼等10种纺锤形、类纺锤形和侧扁形鱼类,其中蓝点马鲛捕获359尾,总重795980g,占渔获量的80%,许氏平鲉为兼捕渔获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渔获量的18%,其他兼捕种类仅占总渔获量的2%。在优势度分析中,蓝点马鲛和许氏平鲉的IRI值分别为18626.8和2740.1,属渔获优势种。蓝点马鲛的渔获叉长范围为160~950mm,平均叉长为408.36mm,优势叉长组为230~450mm,占总数的87.95%;体重范围为40~6200g,平均体重为791.19g,优势体重组为150~750g,占总数的78.59%。采用Gamma、Nomal、正态分布、Lognomal模型对本次试验的蓝点马鲛渔获叉长分布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选择性曲线以Gamma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表达式以此得出春汛中捕捞大规格蓝点马鲛最佳网目尺寸分别为121.5mm;利用鱼体型态系数法得出的网目与叉长和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α=0.0927l、α=4.59W^1/3,计算出最佳网目尺寸为120.4mm;利用鱼体叉长与网目的线性关系,推导出网目与最大横剖面的关系式为α=0.224S-5.37,计算出最佳网目尺寸为121.5mm。根据历年资源监测的蓝点马鲛生物学数据,其叉长与体重间呈W=3×10-5xL2.81(n=2041,R2=0.98)的幂函数相关关系,生长方程为L777[1e0.391.0tt6]和Wt3974[1e0.39t1.06]2.81,生长拐点年龄为t=1.59龄。参考蓝点马鲛渔获群体的叉长和体重组成历史数据,用Gamma模型和鱼体型态系数法分别计算出捕捞各龄蓝点马鲛的流刺网所对应的最适网目尺寸,并根据所研究内容提出针对目前蓝点马鲛资源使用网目为104mm和146mm的流刺网来提高捕捞效率,供渔业生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