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提出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理念,其中化肥减量增效是重要内容,目前化肥减量增效主要集中在对氮肥用量的调控。河南省连续14年实现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但存在盲目施氮和氮肥用量过大现象,氮肥长期的不当投入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也使部分地区施氮的增产潜力缩减。在此背景下是否应大幅度降低氮肥用量,减量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减,以及该如何确定适用当前农业生产的施氮量成为主要问题。本研究综合河南省“3414”田间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理念,其中化肥减量增效是重要内容,目前化肥减量增效主要集中在对氮肥用量的调控。河南省连续14年实现年粮食产量超千亿斤,但存在盲目施氮和氮肥用量过大现象,氮肥长期的不当投入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也使部分地区施氮的增产潜力缩减。在此背景下是否应大幅度降低氮肥用量,减量应该在什么基础上减,以及该如何确定适用当前农业生产的施氮量成为主要问题。本研究综合河南省“3414”田间试验、土壤调查、土壤肥力农化样点分析以及三区示范等多源数据,引入空间分析视角,利用机器学习、地统计学、地图对比等方法,解析氮产量反应与土壤氮含量的关系,计算土壤供氮量和土壤氮校正系数,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解析结果,计算土壤-作物系统氮平衡下的理论施氮量,并对当前河南省小麦施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施肥建议,以期减少氮肥的不当施用。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小麦产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豫东、豫中、豫北,产量较低的区域在豫西、豫南;小麦缺氮和氮磷钾配施时的总产量均表现出较高的空间相似性,产量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土壤等地理资源的差异,有稳定的格局,施肥不能改变上述因素主导的宏观规律;河南省小麦季氮产量反应多集中在1300-2400 kg/hm~2,豫南、豫西和豫中部分地区氮产量反应高,而豫北地区氮产量反应低。(2)河南省1980s和2010s各层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山地丘陵区全氮含量均大于平原区,且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明显。土壤剖面全氮含量随着深度加深而有所下降,深度越深,含量相对趋于稳定;30年间,河南省0-15 cm土壤全氮增长明显的区域集中是东部平原的潮土、西南盆地的砂姜黑土和淮河南部的水稻土,即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15-30 cm的主要增长区收缩至黄河沿岸,系壤质潮土和砂质潮土分布区,此外,淮河沿岸水稻土15-30 cm存在零星的增长区。30 cm以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幅度较低。(3)小麦氮产量反应与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氮增量都呈弱相关,与0-15 cm、15-30 cm、30-60 cm、60-100 cm土层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14、-0.19、-0.16、-0.21,与0-15 cm、0-30 cm全氮增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11,而与土壤供氮量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达-0.45。即氮产量反应由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氮校正系数共同决定;土壤氮校正系数受土壤性质和气候的调控,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不同土壤类型间有显著差异,潮土最大,水稻土最小。(4)当前背景下,为保持土壤氮库平衡和维持作物长期产量,理论施氮量可由目标产量与百公斤收获物需氮量确定;河南省基本不存在氮肥不足区域,豫北、豫东的黄河沿岸、豫南淮河沿岸以及豫西东部大多地区氮肥用量需减量优化,可在原有基础上每亩地减少3-6 kg,豫北的濮阳和鹤壁,豫南的信阳减氮量可在每亩地6-8 kg;对于没有进行测土试验的区域,可根据理论施氮量计算氮肥用量,对于有较多测土试验数据支撑的区域,结合理论施氮量进行微调,以选取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最佳氮肥用量。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互联网+”药品供应链已走进居民生活,线上药品销售已成为新趋势。2019年新版《药品管理法》从政策上首次允许网络渠道销售处方药。据《2020年数字化医疗洞察报告》显示,线上购药的渗透率已达31%。同时,消费者储备药品已成常态。由于原有的定点回收模式的便民性差、居民满意度差、回收点设置难、居民参与性差等劣势日渐凸显,过期药品的回收工作没有得到预期的良好效果。而“互联网+”药品供应链中过期药品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种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抗震能力、功能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我国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各类基础设施及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兴建,时至今日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进而导致这些建筑物面临重新加固、修复、改造等一系列难题;同时,由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及公众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能的日渐重视,加固业将成为最为热门的行业,加固公司也将成为建筑行业的生力军;然而,我国加固企业
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催化ATP生成环化腺苷酸(adenosine3’,5’-cyclic monophosphate,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可以调控下游多种信号通路,包括直接结合环化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CNGCs),来调节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生命活动。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为材料,利用转基因、生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不再是健康素养与体育素养的简单融合,而是高度凝练了运动技能、体育精神文化及体育健康行为于一体的完整体系。党和政府对体育教育改革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贡献体育学科的独特力量。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对加快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坚定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人为性、风险性和综合性,一旦形成就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冲击与慢性的扰动。城市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城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防灾减灾问题在国家、城市发展及学术研究等各层面上均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城市韧性作为一种城市风险治理的新思路,重点提升城市系统自身组织、功能协调、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关注自然要素和人为因素变化所具有的可
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意义显著。而面向特定技术领域,通过研判技术发展趋势,明晰潜在研发热点,进而识别技术机会是企业精准高效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但现有基于专利信息挖掘的技术机会识别大多较少考虑技术主题发展趋势及创新过程的随机动态属性,且较少从多维角度进行创新主题的分解和细化,由此极大地影响了技术创新机会识别结果的精准性。
环化腺苷酸(ade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c AMP)是最早发现的“第二信使”信号分子,能够参与细胞代谢、基因转录和信号转导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c AMP由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直接催化ATP生成,并被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水解,这两种酶的拮抗作用决定了细胞内c AMP的稳态水平。一般认为
解磷菌(Phosphorus-solubilizing bacteria,PSB)可以提高植株对磷营养元素的吸收率,对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农业促生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土壤中存在微生物的竞争作用以及土壤养分不足等因素,影响了解磷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开发和利用。生物炭(Biochar,BC)是一种多孔隙、吸附能力强的环境友好型载体,可为解磷菌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定殖提供合适的栖息地。目前有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是生产天然纤维的主要作物。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迅速发展,已成为研究棉花基因表达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纤维强度和长度是衡量纤维品质的重要性状,受多基因的控制。如何在保证纤维产量的同时提高纤维品质,是陆地棉育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前期利用纤维品质优异的大铃材料中R014121与纤维品质较差的早熟品系EZ60杂交,构建分离群体,通过高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