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劳动力在劳动选择和工资决定上的性别差异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2000、2006和200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对近十年的城乡劳动力的劳动选择及其工资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发现:第一,城乡劳动力在劳动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年龄与城市劳动力就业概率之间存在“倒U”关系,城市女性的年龄峰值虽然低于男性,但数值却在增加,表明城市女性增加了工作精力的投入;教育可以显著的增加城市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和非农生产概率,教育对城市女性就业选择的影响大于男性,对农村女性非农生产选择的影响小于男性;婚姻状况对城乡劳动力的劳动选择影响最大,有配偶会大大增加城市男性的就业概率,同时减少城市女性的就业概率和农村女性的非农生产概率,婚姻对农村女性的影响大于城市。第二,城乡劳动力在工资的决定上存在性别差异。经验同样与工资收入之间存在“倒U”关系,男性的经验峰值高于女性,城市劳动力的经验峰值高于农村;教育水平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越高,相对工资收入增加的越多,随时间发展,同一学历的相对收益率也在增加,但农村劳动力的增加幅度弱于城市,除2006-2009年的城市女性,在其他年份,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白领职业和国有部门职工的工资率普遍高于其他职业和部门,城市劳动力有更广的职业和部门选择权利,农村劳动力则主要集中在蓝领职业,城乡性别间也存在一定的职业隔离。第三,城乡劳动力性别间的工资差距在扩大。总的来看,城市女性与男性的对数平均工资之比从76.98%下降到71.08%,农村女性与男性的对数平均工资之比从76.22%下降到72.14%。城乡性别工资方程分解结果表明,城乡劳动力大部分的性别工资差异还是由歧视因素来解释的,城市不可解释部分从73%增加到78.5%,农村不可解释部分从80.7%增加到96.4%,农村性别差异的不可解释部分比城市增加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