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探讨昼夜节律紊乱对成年女性身体成分各指标的影响,并分析运动对此特殊女性人群身体成分的干预作用,提出对女性健康有利的建议及科学的运动干预对策。2方法:选取曲阜市足浴会所女性职员和曲阜市人民医院的在职医生、护士共100例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作息时间和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20~30紊乱组,31~40紊乱组,20~30正常组,31~40正常组)四组,根据运动情况把同年龄紊乱人群分为运动习服组和非运动习服组,使用身体成分测试仪对受试者身体成分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分别对比其存在的差异。3结果:在紊乱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对比中,20~30岁紊乱组和31~40岁紊乱组的水分指标和肌肉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脂肪指标中,体脂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身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水平、腰臀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在节律正常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对比中,对20~30岁正常组和31~40岁正常组进行对比,在水分指标的比较中,身体总水分、躯干总水分、左右下肢水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上肢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肌肉量指标的比较中,身体总肌肉量、左右下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上肢肌肉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年龄节律紊乱组和正常组的对比中,对20~30岁年龄段身体水分、肌肉、脂肪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1~40岁年龄段正常组和紊乱组进行比较,在水分指标的比较中,身体总水分、躯干总水分、左右下肢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上肢水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肉指标的比较中,身体总肌肉量、左右下肢肌肉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上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脂体重,内脏脂肪水平、体脂百分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年龄紊乱女性运动习服组与非运动习服组的对比中,20~30岁年龄段中,其身体水分、肌肉量、脂肪及其他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40岁年龄段中,身体总水分、躯干总水分、左右下肢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上右上肢水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左下肢肌肉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上肢肌肉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量、皮下脂肪量、内脏脂肪水平、体脂百分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脂体重和腰臀比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昼夜节律紊乱会对各年龄段成年女性身体成分的各组分构成比例及含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极易造成30岁以上女性身体水分和肌肉量的减少,脂肪量的增加。运动会对昼夜节律紊乱女性群体的身体成分指标起到改善作用,促进其身体水分和肌肉量的增加,脂肪量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