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的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网络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在高校,网络的影响更为明显,网络不仅提供给高校师生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教育平台,并在日益改变着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方式。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交流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针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高校网络环境下师生的交往研究还很少。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新疆高校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的特点,本人通过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调查。本文主要从交往的总体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教师网络交往的差异,师生对网络交往的态度等方面的调查结果做了总结与归纳。从调查中,还发现了新疆高校网络环境下师生交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整体的网络操作水平不高,与学生网络交往的意愿低。其次,网络交流容易被学生工具化,大多数学生喜欢与教师非正式的网络交流。在高校管理方面,新疆高校普遍缺乏对师生长期系统的培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笔者认为影响新疆高校网络环境下的师生交往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环境因素,西部地区经济及互联网状况发展相对滞后.第二,思想因素,新疆高校的师生目前对网络交流的认识不足。第三,文化习俗因素,伊斯兰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疆高校的网络文化。第四,组织因素,民汉大学生分开教学和分开住宿的管理模式制约了网络交往的发展。本文最后提出了五个对策:注重对师生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出台措施,鼓励和引导师生的网络交往良性发展,开展对师生网络交往的监测与评估,构加强新疆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