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对外学术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首次提出发现学习方式,随后又在《论认知:左手随笔》中对发现学习理论作了详细阐述。他认为学生的心智发展主要是独自遵循特有的认知结构及编码系统,积极主动发现知识,认识知识,从而习得知识的过程;发现学习主要有四个特征: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强调直觉思维。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更能体现这些特征。因为只有有效的输入才会有有效的输出。本文运用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研究硕士生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探索提高硕士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写作创新能力的途径。本研究主要采用对比分析,辅以定量研究的方式进行。笔者首先收集了10篇SCI,EI收录的论文作为参照样本,收集30篇不同专业硕士生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309名硕士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数据收集,定量分析方式研究硕士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SCI,EI学术论文有其内部结构和语言编码特点。结构上遵循:题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字-引言-主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的模式;摘要一般为:主题阐述-背景信息-目的陈述-方法论和语料-结果发现-启示结论的模式;论文格式主要为MLA和APA格式。语言编码多使用专业词汇、缩写、公式、图表等表达信息,且广泛使用名词、代词和连接词。句法上,大量使用长句、从句、陈述句、无人称句和非谓语结构;语法上,常用一般现在时和被动语态。硕士生对此缺乏足够的认知,不太了解英语学术论文内部结构和语言编码特征,以致论文中普遍存在结构混乱、摘要空洞、引用不合理等结构问题和语法错误、表述不当等语言问题。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都有其内部结构与编码系统。只有掌握了英语学术论文的这些特征,才能写好英语学术论文。2)SCI,EI论文多设置讨论环节,阐述研究价值,且多用常识和共享知识来表述信息,注重与读者交流研究成果,建立与读者平衡的信息结构。但是硕士生在论文写作中缺乏与读者交流,且大多数作者写作中无目标读者,知识结构与读者失衡。3)SCI,EI论文创新性较高,表现出作者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强,而硕士生在写作中缺乏直觉思维,创造性不足,导致学术抄袭现象普遍。此外,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发现,造成硕士生英语学术写作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对英语学术论文结构和语言特征缺乏了解、缺乏必要的写作信心和内在写作动机、写作中缺乏目标读者以及缺乏直觉思维能力。本项研究试图借助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探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硕士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文章阐明了发现学习理论应用于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1)鼓励英语学术论文范例仿写,积极主动探索、吸收并内化英语学术论文编码特点或文体特征,解决语言问题,加强学术规范;2)建立与读者平衡的知识信息结构,并在论文写作中提取相应的平衡信息,积极主动与读者交流;3)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避免学术抄袭行为。同时,笔者根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及上述解决措施,提出英语学术论文发现写作模型,以期提高硕士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文章在结尾部分归纳了本项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