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体感觉的认知价值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对身体感觉的关注远远低于对人类理性思维的追求。自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开始,人们就深信不疑地坚持那永恒不变的、可以被思想的理性存在,相信经由理性获得的认识便是至高无上的真理。至于那时刻处于流变之中的感性事物却常常被扣上“非存在”的大帽,感官所感觉到的一切事物皆是“假相”。自此以后,这种存在历经了柏拉图式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论”,甚至到了近代的唯理论哲学家笛卡尔那里,理性思维仍然是无可比拟的,并且进一步演变成心灵的智慧;感觉只是附带于主体心灵中无足轻重的一类事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感觉,尤其是那奇妙的身体感觉,从来都是主体认识事物的窗口,构成认识的基础。即便是进行理性思维时,主体仍然能觉察到感觉的萌动。它同我们的身体是那样的形影不离,以至于我们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信息,蕴于身体之中的感觉仍然在注视着。20世纪以来,身体感觉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内涵不断丰富。在梅洛-庞蒂那里,感官感觉已不再是单纯的某个感觉器官发出的东西,而是在身体场、知觉场、以及围绕在身体周围之环境场等的综合引力作用下的感觉,而且感觉具有某种意向性,它能主动地认知事物。发展到后现代主义,尤其是在法国大哲学家德勒兹那里,身体感觉更是充满活力。它不仅能感知周遭,亦能如音乐般有层次、有节奏地舞动着。这些理论观念不仅还感觉以本来面目,且让身体感觉具有了更深厚和更多彩的认知价值。
其他文献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获得竞争优势和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及其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内在变量,尤其对市场的主体——企业而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单靠企业内部拥有的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已日趋困难。这就促使企业将提高竞争能力的重点放在如何有效地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企业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而与外部企业的合作和联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资本的基础之上
该文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知识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之关系。知识是人的存在方式,知识的存在状况与人的存在状况密切相关,一定时代知识结构的
伴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的建构在今天的中国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可欲的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成为理论界的焦点所在。建构市民社
西方传统哲学片面追求理性,渐渐遗忘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并最终导致了中世纪的禁欲思想。在启蒙运动中,人们用理性来批判宗教,但是伴随着启蒙运动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首先,本文分析了经济伦理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发现经济伦理是对主流经济理论缺陷的补充,也能修复市场经济缺陷。健全的经济伦理体系不仅能稳定提升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还能产生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