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的研究起点,如何克服这种稀缺性,尽最大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必将是经济学无尽的话题。随着人们对资源约束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在经济增长、知识积累以及技术进步等影响因素驱动下,资源定义的外延在不断拓展,同时资源约束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紧扣着资源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经过50多年建设和发展,中国炼油业正处在一个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首先,炼油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能源需求的基础产业之一,始终承载着为社会提供燃动能源的重任,也担负着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责任,具有其他能源工业难以替代的作用,对国家能源安全、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次,中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以原油资源为主的国内自然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炼油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约束压力。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为基础的产品竞争模式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三,中国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承受“高能耗、高污染”之重,而炼油业本身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的生产特点,如果延续传统的简单扩大规模的线性增长方式,那么对环境的伤害将是无法弥补的。因此,环境资源约束使得中国炼油业传统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走清洁生产模式是我国炼油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第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炼油国,但仍然不是炼油强国,尽快实现由“炼油大国”走向“炼油强国”已经成为保持中国炼油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首先从自然资源、安全环境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炼油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进行了内涵界定。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突出资源约束主线,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炼油业,并且在综合分析资源约束的基础上给出了炼油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即主要包括炼油业发展的垄断性、周期性和高关联性三大方面。同时,将资源约束作为前提,深入分析了影响炼油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和资本投入,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贡献、环境保护、产业结构等;其次,通过发达国家炼油业发展过程的横向和纵向对比,以基于资源约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建立了资源约束下炼油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资源利用、安全环境、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研究表明,规模较大沿海炼化一体化炼油企业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些沿江炼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迅速得到提升,而内陆和西部地区的燃料型炼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在炼油业清洁生产模式的实证研究中发现,重视技术创新和应用以及资金投入的炼油企业在炼油工业体系中地位比较显著。我国目前很多炼油企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对环境破坏比较严重,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企业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状况,短期内阶段性的经济发展需求摆脱不了对这类企业的依赖;第三,实证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形成炼油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础,而集约化的资源利用、清洁生产模式则是提高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第四,国内原油资源以及市场已经无法为中国炼油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炼油业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面开放后中国炼油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应该局限在国内,而是应该放眼全球,坚定“走出去”步伐,立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视角,这是实现中国炼油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本文综合分析了资源约束的理论背景,并结合炼油业自身特征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初步探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与炼油业相结合的理论框架;第二,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炼油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对我国炼油业面临资源约束的内涵做了进一步拓展;第三,具体到企业层面,构建了资源约束下炼油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具有代表性的炼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初步分类;第四,着重阐述了中国炼油业在加入WTO后所面临新的国际竞争环境,将炼油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完善了整体理论框架;第五,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2007至2008年我国炼油业细分企业的清洁生产指数CPI,并且采用面板数据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炼油业清洁生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对清洁生产模式具有促进作用;第六,对当今世界颇具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炼油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中得出这些国家在炼油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经验,尤其是缓解资源约束的成功经验,藉此促进我国炼油业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明确发展方向,探寻发展路径;第七,将“资源约束”概念引入金陵石化公司的分析当中,着重对金陵石化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资源约束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阐述,为金陵石化公司可持续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