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1日晚,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恐怖分子残忍地砍杀无辜群众,造成29人遇难、143人受伤。中国各族人民和国际社会随即对此次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国外多家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性的报道。本文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视角,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度分析模型为框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互文性为分析工具,并结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选取《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关于“昆明火车站3·1暴恐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语料来源,旨在分析两大英美主流媒体关于此次暴力恐怖事件新闻报道的语言特征及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并展示语篇生产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来传播意识形态和观点。本文一共选取八篇有关“昆明火车站3·1暴恐事件”的新闻报道。其中的四篇语料选自于《纽约时报》,另外四篇语料选自于英国广播公司。具体而言,作者对《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关于“昆明火车站3·1暴恐事件”的新闻报道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这三个层面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首先,在文本层面,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词汇选择和情态为工具进行分析。其次,在话语实践层面,以互文性为工具,通过新闻来源与转述方式两个方面阐释语篇生成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在社会实践层面,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根本性地解释所分析的新闻语篇中文本分析层面和话语实践层面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下,《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关于“昆明火车站3·1暴恐事件”的新闻报道并不是独立客观的,而是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对中国的世界形象以及他国民众对于中国的印象和态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之间的外交政策。本研究旨在提高读者对于外国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的隐含的意识形态的批评阅读意识和批评敏感度,并做出独立的判断,从而避免被误导;同时给国内新闻工作者一个启示,在涉及新疆以及国内社会暴力恐怖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注意报道方法和策略,维护我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