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化、分权化、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发展逐步突破行政边界,以都市圈为代表的功能地域成为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热点。都市圈作为我国突破行政区经济的政策区域,在其建设过程中内部城市间联系日益密切,有效降低了边界的分割作用,促使都市圈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本文在综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都市圈跨界融合的议题,以南京都市圈为例,从物质空间融合、功能网络融合、组织与制度空间融合三个维度对其跨界融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分权化、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发展逐步突破行政边界,以都市圈为代表的功能地域成为我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热点。都市圈作为我国突破行政区经济的政策区域,在其建设过程中内部城市间联系日益密切,有效降低了边界的分割作用,促使都市圈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本文在综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都市圈跨界融合的议题,以南京都市圈为例,从物质空间融合、功能网络融合、组织与制度空间融合三个维度对其跨界融合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南京都市圈物质空间融合及功能网络融合程度领先于组织与制度空间融合,省级行政边界的分割作用显著。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迅速,边界地区用地、高速道路、城际铁路等物质空间对接较好,企业跨城投资频繁,功能联系密切。但是融合程度高值地域,均未跨越省级边界,主要分布在核心城市所在的江苏省境内。相较于物质空间与功能网络的融合发展进程,南京都市圈组织与制度融合较为滞后,治理机制发展过程中省级层面、区县级层面的有限协同,非政府组织的边缘化,成为南京都市圈全方位深度融合的障碍。本研究对丰富我国都市圈研究,推动都市圈跨界融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七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以及对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进行梳理。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主要对都市圈发展与跨界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现有研究对都市圈打破行政边界束缚,实现融合发展缺乏应有关注。第三章,南京都市圈跨界融合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主要介绍了研究区域的基本社会经济概况,描绘了南京都市圈经济联系演化特征,回顾了南京都市圈跨界发展的历程,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单边政府主导的启动阶段及长三角一体化推动下的快速融合阶段。第四章,南京都市圈物质空间融合。从边界土地利用以及跨界交通等两方面对其物质空间融合程度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南京都市圈物功能网络整合。从功能网络空间结构、功能联系的行业特征两个方面出发,对南京都市圈功能网络整合程度进行综合分析。第六章,南京都市圈组织与制度空间融合。从跨界协作的制度安排、多主体推动的组织间网络等角度考察南京都市圈组织与制度融合程度,并深入剖析影响组织与制度融合的机制与原因。第七章,结论与讨论。在总结了本文主要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圈跨界融合的发展建议与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正文共约45000字,图表27幅。
其他文献
本文以语域理论为分析视角,以美国作家费·特鲁特(Fey Truet)的青少年小说《残尾》(Remnant Tails)节选的汉译实践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美国青少年小说的汉译策略。如何利用语域理论分析原作的语言风格以再现青少年主人公的形象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韩礼德认为语言产生的实际环境,即情景语境,是通过语域来体现的,而语域又通过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共同制约着词句的意义和表达形式,因此语域为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乡村空间开始快速转型,地处城郊结合部的乡村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城市,相较于其他乡村具有更为剧烈和复杂的空间演化特征。城郊结合部乡村特殊的生产方式与职能也使其相较于其他乡村具备更为复杂的空间演化驱动力机制。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郊结合部乡村因其特殊优势,成为探索乡村发展的先行者,因而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大量研究,但
小说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译出小说风格是译者必须关注的问题,前景化语言作为作者出于某种写作目的刻意编排的偏离性语言,是体现小说风格的重要方面,这意味着译者需要重视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本报告聚焦小说《最后的浪漫主义者》(The Last Romantics)序言及第一二章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试图探索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前景化包括偏离和平行结构两大方面,本文基于素材特点,选取语法偏离、语义
萨拉·朱厄特是一位重要的新英格兰作家。学界对区域主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鲜少关注它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本文将以区域主义、生物区域主义和地方感为研究框架,通过对《乡村医生》中所刻画的人物地方体验分析,探究小说中的生物区域性思想与地方感,认为其是区域主义文学价值的体现,也是对区域主义生态内涵的揭示,形成了对工业背景下流动与无根状态的一种批判。二十世纪初,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代表的政客
《女巫的子孙》改写自莎士比亚最具元戏剧特色的作品《暴风雨》,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取材于“莎士比亚监狱文化项目”这一现实实践的重构尝试。阿特伍德将原剧中的荒岛替换成一座惩教中心,将拥有强大魔法的普洛斯彼罗重塑为一个真正的戏剧导演,并使其带领一帮囚徒排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监狱版《暴风雨》。在这一更具现代意义的解读中,阿特伍德将普洛斯彼罗放在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中。在延续原作绝对主角的同时,阿特伍德将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以下简称《民法典》)公布开始到《民法典》的正式通过,《民法典》有关离婚冷静期的规定,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支持者和反对者对此各执一词。然而在《民法典》已经制定并出台的大背景下,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适用和完善《民法典》冷静期条款,统一社会公众认识,深化民众对该条款的理解,从而消除民众的误解与顾虑,充分发挥离婚冷静期应有的作用。本篇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
小说中异质文化成分的翻译至关重要。法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将小说翻译中出现的文本变形倾向总结为十二种,提出了否定分析理论,旨在通过避免这些倾向来避免译文的同质化,保留译文的异质文化特色。本研究选取加拿大作家希拉·沃森(Shelia Watson)的现代主义小说《双钩》(The Double Hook)的第一章为文本进行汉译,接着以贝尔曼否定分析理论为指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一种以线上+线下完美融合为主要特征的Online-Merge-Offline商业模式,即OMO商业模式,俨然成为当前时代下的新商业模式,逐步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在新的商业形态下,教育OMO模式也逐步走向人们的视野,营销策略的适应性转变是各个教育机构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新的商业模式需要做出新的布局与调整。PJ职业培训学院是由人力资源部建立的一所公
近年来,过去很少使用的合成词在俄语操用者的交际中倍受欢迎,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然而,到目前为止,俄语合成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迄今鲜有问津。本文对俄语合成词的类别、书写特征、语法特征、分析语特征及其基本功能进行了多维研究,研究成果不仅对于俄语构词学和词汇学研究,对于俄语现状及其积极化进程的研究,而且对于进一步丰富语言类型学理论,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此外,本文研究成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