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成语结构固定、言简意赅,是中华语言文化的缩影和精髓。成语作为一类特殊的词汇,也是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如果能够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汉语成语,就可以使他们的表达更加精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学生在使用成语时出现了诸多偏误,其中有语音偏误、语法偏误、语义偏误、词汇偏误、语用偏误等等。本论文从成语的形成出发,追根溯源,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着重研究留学生的语义偏误。第一章是概述。首先介绍了成语生成的语义学根源,梳理了语义学发生的历史以及语义发生的三个阶段:生成阶段、传递阶段和理解阶段;其次介绍了偏误和中介语理论,包括偏误理论的形成和中介语理论的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汉语成语语义研究的历史概况。第二章是语义偏误的基本类型。这一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义,并且具体分析留学生语义偏误的类型。这部分总共分为四节:第一节研究留学生在语义的存在状态和使用功能上出现的偏误,主要是从成语的整体义与表层义、深层义的关系角度着手分析偏误类型;第二节是留学生在语义纵向发展方面的偏误,本节沿着语义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这一纵向脉络来梳理留学生因混淆这三种语义关系而产生的偏误类型;第三节是留学生在语义横向内容方面的偏误,即留学生在把握成语的概念义、古今义、语体义、感情义、雅俗义、修辞义等方面出现的偏误;第四节是留学生在语义稳定状况方面的偏误,其中主要是在成语语义的固定义和临时义之间的偏误。第三章是留学生出现语义偏误的原因。第一节是由语言负迁移造成的语义偏误,本节分为三部分来加以阐释:1.由语义演变造成的留学生语义偏误; 2.汉文化的影响;3.由于误解成语的字音和语法结构而造成的偏误。第二节是由客观环境的误导造成的语义偏误。第四章是语义偏误预防策略。本章针对偏误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主要提出了四种策略。第一节语义偏误预防策略之一——教学方法,本节提出了解析成语释义标志教学法、划分成语色彩教学法、对比分析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第二节预防策略之二——构建成语语料库,其中包括:整理原始语料、标注成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标注成语语义的使用条件;第三节预防策略之三——编纂多功能留学生成语词典;第四节预防策略之四——了解成语的形成模式,从一个成语是如何舍此语素取彼语素的具体形式出发,把成语由长篇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或者诗文语句、口头俗语等浓缩成固定成语格式的形式分为以下四种:截取式、概括式、删减式和添加式。结语部分主要揭示了论文研究的价值,列出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几个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研究的目标。本论文采用了比较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中介语语料库和刘洁修主编的《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对外国来华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所出现的语义偏误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与研究,分析了比较有价值的偏误现象,揭示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成语的教学和研究做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