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复杂地铁停车线隧道结构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y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铁隧道左右线间设置的地铁停车线隧道,可以有效提升地铁服务效率,便于地铁运营管理。实践中,地铁停车线隧道具有跨度大、断面类型多等特点,因而存在施工方法转换频繁、对地层扰动大等问题。“确保停车线隧道结构自身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是这类隧道施工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依托于北京地铁12号线中的三元桥站~芳园里站区间停车线建设工程,采用理论研究、数值仿真模拟和现场测试等研究手段,对大跨复杂地铁停车线隧道结构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停车线隧道断面类型多,其中5-5大断面隧道长度达297.7m,跨度为12.5m,覆土深度只有16.21m,为典型的浅埋大跨断面隧道。工程实践表明对于覆跨比小于1的超浅埋隧道主要采用全土柱法计算上覆地层的主动围岩压力。本工程的大跨隧道覆跨比介于1至1.5之间,而地铁设计规范并未明确此类隧道的主动围岩压力计算方法,目前对于此类隧道的压力计算存在较大争议。为探讨此类隧道主动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大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分别采用全土柱法、谢家烋法、主应力轴旋转法与地层结构法对本大跨隧道的主动围岩压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四种方法的主动围岩压力计算值分别为324.22kPa、289.7kPa、184.35kPa与126.12kPa。基于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推荐采用主应力轴旋转法或地层结构法计算本工程的浅埋大跨隧道的主动围岩压力。(2)本工程的停车线大断面隧道位于首都机场高速路下方,地层沉降控制严格,周边环境风险大。本隧道采用多导洞法开挖,为减小停车线大断面隧道开挖对周边地层的影响,本文针对不同的注浆方案、导洞开挖顺序方案以及导洞开挖进尺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隧道超前深孔注浆层厚度为2.0m、“两侧导洞上半部—中间导洞上半部—两侧导洞下半部—中间导洞下半部”的导洞开挖步序和导洞开挖进尺为5m的施工方案,对地层沉降的控制效果最好。因此,推荐此方案作为停车线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支护方案。(3)停车线大断面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断面结构复杂、施工步序多、受力体系转换复杂、临时支撑拆除对隧道周边地层造成多次扰动。为了探讨合理的拆撑方案,针对不同的拆撑顺序、拆撑长度以及是否采用换撑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设置不同工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不采用换撑的情况下,拆撑长度为8m的跳仓拆除临时支撑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地层沉降。因此,推荐此方案作为停车线大断面隧道二衬施工方案。(4)针对三元桥站~芳园里站区间停车线隧道断面类型多,工法转换复杂的特点,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停车线变断面隧道的空间交叉部位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支护参数的设置与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在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拥堵并发问题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智能交通系统(ITS)逐渐发展并被普及应用。道路交通数据的采集和预测是ITS的基础,为交通管理、交通控制、动态诱导等应用提供支撑。在交通数据采集方式中,移动检测器由于成本低、覆盖率高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而网约车可以被视为移动检测器的一种,网约车的发展为道路交通数据采集和交通状态估计及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基于网约车轨
在我国,发生在交叉口的交通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在所有交通事故类型中占比较高,其中无控交叉口更是深受交通安全领域的关注。无控交叉口通常分布在车流量较少的城市道路或乡村道路上,不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牌等,也没有详细的道路渠化设计,车流量低但交通冲突情况复杂,并且参与交通冲突的多方驾驶人在冲突避让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博弈决策的现象,该过程充满了不安全因素,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从驾驶人的角度出
作为一种共享时代下的新型出行方式,共享汽车在近几年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单向模式以其便利性和灵活性而受到青睐。但单向共享汽车运营中异站点取还的特点也导致了站点之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引发调度需要。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共享汽车运营中加入了电动汽车,受到电动汽车充电行为的影响,共享汽车运营调度与相应充电设施的发展状况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就现状而言,共享汽车站点充电设施并不完备,增加了共享汽车采用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采取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的措施。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高效、便捷、安全、节能等特点,成为居民出行的首要选择;而常规公交则以其灵活、多变、性价比高等特点,成为居民出行的第二大选择。一方面,单靠城市轨道交通无法满足乘客出行的末端运输需求,另一方面,仅依靠常规公交也难
交通预测在智能交通系统(ITS)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城市正在逐步发展变成智慧城市。准确的交通预测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人们进行路线规划,指导车辆调度,减轻交通拥堵,实现交通控制策略和道路基础设施设置。交通预测的目的是在给定历史交通状态序列和实际道路网络的情况下,预测交通网络中的未来交通状态。由于在线导航服务、拼车和智慧城市项目的普及,交通预测问题最近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道路交通状态
在我国绿色交通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快速地分析并评价路网各道路的骑行状况,以便实施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基于共享单车实际骑行数据,本文对自行车骑行轨迹与路段骑行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骑行轨迹数据的清洗、降噪处理和匹配方法,并利用处理后的骑行数据实现道路骑行质量的分析评价,为自行车骑行道路环境的改善提供数据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问题的分析及研究思路的形成。分析了骑行轨迹数据中体现
为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我国与14个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打造RCEP成员国之间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亟需安全稳定的运输物流战略大通道的有力支撑。RCEP成员国涵盖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部分区域,铁海联运最适合作为连接各国的合作纽带。当前铁海联运仍以点对点为主要组织方式,为了向成本低、稳定性高、流通便利的方向升级,铁海联运亟需向网络化的组织方式升级,进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目前来看,中国制造业已经在总量和发展速度上领跑全球,但制造业质量、效益以及数字化转型相较发达国家而言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以中国一汽等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制造业企业,抓住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积极推动研发、产
随着城市土地的不断开发利用和机动车辆的不断增多无序的项目建设越来越成为诱发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项目建设的审批工作需要引起关注。项目建设的交通影响评价在均衡城市土地的利用开发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优化城市的资源配置、完善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周围的交通服务水平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改进,以促进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作用的发挥并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在实际从事商业金融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