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中漫游者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2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伍尔芙的扛鼎之作,《达洛维夫人》一直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杰出作品,是意识流小说的典型代表。整个故事框架是由几个主要人物的伦敦街头漫游经历所构成。换句话说,主人公的街头漫游经历加之其身体漫游过程中所伴随的精神漫游构成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和内容。从这个层面上讲,《达洛维夫人》可被认为是一部书写都市漫游者的典型代表,其中所描写的人物或多或少都被赋予了漫游者的色彩。漫游者漫步于城市街头,以他们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城市,并且揭露着都市人、城市、以及现代化这三者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论文中通过布德莱尔所提出的漫游者这一形象及本雅明关于漫游是一种在城市中闲逛以及观察的艺术的研究视角,对《达洛维夫人》中主要人物的伦敦街头游历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文中现代人、都市及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例如,文中一些人物,比如达洛维夫人,他们一方面想融入都市体验现代性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传统道德对其的束缚。在都市街头漫游历程中,他们更多感到的是不安并极想隐入所在的都市。而文中另外一些人物,比如伊丽莎白,出生且成长在新时代,他们在都市街头漫游中更多感到的是自由和自信。从男漫游者和女漫游者角度对文中主要人物漫游经历的分析将进一步呈现文中人物与都市和现代性之间不同的关系。都市街道历来被视为男性的公共领域,女性一直被驱逐于公共空间之外。伍尔芙笔下的女性则以一种大胆的姿态漫步伦敦街头,实践了身体的以及精神上的漫游。本论文前半部分通过对达洛维夫人及女儿伊丽莎白为代表的两代人的伦敦街头游历的探讨,进一步揭示了现代都市女性如何一步步挣脱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走向都市街头,观察着城市,体验着现代性并最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然而,伍尔芙的街头漫游者并不乏男性的身影,文中第二部分同样探讨了以彼得和塞普蒂默斯为代表的男性漫游者。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野诠释着现代都市、现代性以及都市中的女性。本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两代女性漫游者之间及女性和男性漫游者之间的对比研究。在该对比研究中两代女性漫游者之间以及女性和男性漫游者之间所呈现的不同特质进一步揭示了他们不同的现代性和都市体验,从而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整个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大量新式装备开始陆续投入使用,武器系统从研发到列装部队,需要较长时间,如何确保装备适应长期贮存、随时可用,在研发阶段就必须重视贮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0man提出的NAO指数,提取了强弱NAO年各9年,分析了强(弱)NAO年北半球冬季阻塞发生频率和生命期的统计特征,通过计算强(弱) NAO年三个区域(
近两年,中央逐步加强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主要是加强防范财政风险中的债务风险。而在地方政府面临的所有债务中,隐匿性最强的是政府或有负债,作为承担公共风险的重要
摄影术在发明之时就承载着记录和传承视觉影像的使命,而针孔成像的技术在摄影术还未发明的时候便被人们所认知。时至今日,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各种数码摄影产品也都在经典的摄影术和针孔成像的技术上发展而来。源自孔子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文化,历史上人们对于儒家文化遗迹的所拍摄的影像没有很多的创新,大部分都是比较忠实的记录其本貌。本文以儒家文化遗迹为载体,在对儒家文化遗迹进行思考与记录,运用针孔摄影的方法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西方各国政府为了重建家园,恢复经济,改善民生,都普遍实行了政府全能模式,政府无所不能,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期间,政府采用强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是指其在大学期间即中国文化背景所调整的职业发展阶段中尝试期后期及过渡期(18-24岁),通过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信息的收集、职业信心的构建、职业妥协的接纳
民国时期的档案学著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国时期档案学的高度,大体反映了近代中国档案学的产生、发展情况及其得失、特点,这些著作水平总体上是比较发达的,内容相对也比较丰
我国现阶段的刑事诉讼中,口供依然对定罪量刑发挥着重要作用,讯问犯罪嫌疑人和询问证人依然是侦查程序的主要环节。而目前出现的刑事错案,大多与讯问程序的侦查权失范具有直
[研究背景]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折磨、摧残和压迫等人身方面的强暴行为,目前己成为一个全球范围普遍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对妇女及其子女的健康构
街道办事处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它作为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是我国绝大部分政策的最终执行载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街道办事处的诞生仅是为了将大量的未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