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由于企业创新的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①,企业研发的热情严重受挫。政府补贴作为国家进行市场干预的调节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研发积极性,最终弥补市场失灵。在此背景下,探究政府补贴能否在资本市场发挥激励创新及提升业绩的作用成为学术界及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关键性议题。目前,关于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及影响机制的探讨主要从研发投入这一视角切入,大多数研究认为政府补贴会通过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且主要聚焦于某些特定行业或特定类型的企业,鲜少有文献同时关注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机制效应差异。考虑到相较于研发投入,研发产出的技术积累特性可能更容易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在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影响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研发活动的两个层面——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分别考察其机制效应。
借鉴温忠麟等(2014)的因果步骤法,选取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结论表明:(1)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2)机制检验表明,研发产出表现出明显的中介效应,而研发投入则表现出显著的遮掩效应。具体而言,政府补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专利产出,并最终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36%;剔除研发投入对政府补贴和企业业绩的“遮掩作用”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会提高17.11%;(3)异质性检验的结论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绩效提升更为明显。相较于高负债率企业,低负债率企业绩效受政府补贴的影响更大。此外,为保证主结论的稳健性,我们进一步开展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相关结果均与主检验结论一致,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相较于现有的研究,本文进一步考虑了研发投入的成果转化周期,将研发产出这一机制渠道纳入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研发投入的“遮掩效应”,这为现有研究结论的差异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替代性解释,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其二,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构建用于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增长的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内分析了以研发产出作为企业业绩和政府补贴关系的中介路径。克服了已有研究中单纯阐述政府补贴和企业绩效。
借鉴温忠麟等(2014)的因果步骤法,选取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结论表明:(1)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2)机制检验表明,研发产出表现出明显的中介效应,而研发投入则表现出显著的遮掩效应。具体而言,政府补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专利产出,并最终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36%;剔除研发投入对政府补贴和企业业绩的“遮掩作用”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会提高17.11%;(3)异质性检验的结论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绩效提升更为明显。相较于高负债率企业,低负债率企业绩效受政府补贴的影响更大。此外,为保证主结论的稳健性,我们进一步开展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相关结果均与主检验结论一致,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相较于现有的研究,本文进一步考虑了研发投入的成果转化周期,将研发产出这一机制渠道纳入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研发投入的“遮掩效应”,这为现有研究结论的差异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替代性解释,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其二,基于外部性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构建用于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增长的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内分析了以研发产出作为企业业绩和政府补贴关系的中介路径。克服了已有研究中单纯阐述政府补贴和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