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寻复方没食子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妇产科中心门诊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没食子栓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维医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阴道分泌物(阴道滴虫、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计数等)的变化来判定疗效。
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即年龄、病程、原气质、致病异常体液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多见于湿寒性气质患者,致病体液质为石膏样黏液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维医主症状积分比较显示,两组间患者白带量、外阴瘙痒、白带异味、白带色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白带量、外阴瘙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带异味、白带色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维医次症状积分比较显示,两组中小腹痛、口苦口腻、小便短赤、全身乏力、头身困重、渴不欲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小腹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苦口腻、小便短赤、全身乏力、头身困重、渴不欲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维医症状积分变化,两组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V、BC-LF相关指标比较结果示,两组TV、BC-L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WBC、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示TV、FM、WBC、RBC、BC-L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患者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WBC、H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和尿妊娠试验的比较结果示,LEU、BLD、HCG-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R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示,LEU、BLD、PRO、HCG-L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患者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WBC、H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维医临床疗效示,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31/4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38/40),治疗组患者维医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维医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西医临床疗效示,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38/4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29/40),对照组患者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1)本研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原气质多见于湿寒性气质。主要异常体液证型为石膏样黏液质患者。(2)复方没食子栓对于白带量、外阴瘙痒、白带色质、白带异味等主症和小腹痛、口苦口腻、小便短赤、全身乏力、头身困重、渴不欲饮等次症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好。(3)复方没食子栓抑制滴虫的作用可能与其破坏致病微生物生长环境、祛湿收敛、杀虫止痒、消炎抗菌等有关。(4)今后的研究中是否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来抑制毛滴虫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为维医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思路。
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妇产科中心门诊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采用复方没食子栓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维医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阴道分泌物(阴道滴虫、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计数等)的变化来判定疗效。
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即年龄、病程、原气质、致病异常体液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多见于湿寒性气质患者,致病体液质为石膏样黏液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维医主症状积分比较显示,两组间患者白带量、外阴瘙痒、白带异味、白带色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白带量、外阴瘙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带异味、白带色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维医次症状积分比较显示,两组中小腹痛、口苦口腻、小便短赤、全身乏力、头身困重、渴不欲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小腹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苦口腻、小便短赤、全身乏力、头身困重、渴不欲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维医症状积分变化,两组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后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V、BC-LF相关指标比较结果示,两组TV、BC-L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M、WBC、R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示TV、FM、WBC、RBC、BC-L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患者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WBC、H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常规和尿妊娠试验的比较结果示,LEU、BLD、HCG-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PR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R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示,LEU、BLD、PRO、HCG-L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的比较结果示,治疗组患者HG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WBC、HG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PL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维医临床疗效示,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31/4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38/40),治疗组患者维医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维医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西医临床疗效示,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38/40),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29/40),对照组患者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1)本研究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原气质多见于湿寒性气质。主要异常体液证型为石膏样黏液质患者。(2)复方没食子栓对于白带量、外阴瘙痒、白带色质、白带异味等主症和小腹痛、口苦口腻、小便短赤、全身乏力、头身困重、渴不欲饮等次症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好。(3)复方没食子栓抑制滴虫的作用可能与其破坏致病微生物生长环境、祛湿收敛、杀虫止痒、消炎抗菌等有关。(4)今后的研究中是否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来抑制毛滴虫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为维医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