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转移视角下英语自由间接引语中认知指示语的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t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中人物话语和思想的呈现是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技巧和叙述策略,而自由间接引语是人物话语和思想呈现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意识流小说中。随着认知文体学的出现,自由间接引语成为了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对象,作为自由间接引语主要载体的指示语更是受到相关学者们的关注。指示语是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在自由间接引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指示语是一种新的指示语类型,在理解自由间接引语和对人物内心想法的描述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关于自由间接引语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自由间接引语的形式特征和风格效应进行了探索,但是,却很少研究认知指示语如何在自由间接引语中取得特殊的语用效果。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文体学的框架下,以指示性转换理论和可能世界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认知指示语的语用效果,如评价性形容词或副词,情态动词,感叹词和视点指示词。本文重点研究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文对评价性形容词和评价性副词进行分析,发现评价性词语在自由间接引语中表现的是文本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而不是作者的看法,它为读者设定了背景信息,让读者融入到文本世界,这对于文本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其中作者在指示转移理论的基础上发现自由间接引语中的认知指示语表明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其次,通过在自由间接引语中情态动词和感叹句的应用,本文总结了情态动词和感叹句的使用,并分析了在自由间接引语中,其保持了在直接引语中的原有的语法形式,呈现出人物内心情感,表明了作者或者叙述者的个人情感,也导致了具有特定形式的自由间接引语的转换。最后,本文考虑了认知指示语的第三个作用,即视点的转移,从时空,叙述视点及时态视点的转移,它有助于在理解自由间接引语时掌握文章的叙述的主旨与作者或者人物的内心,从而对于人物的内心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总而言之,本研究将指示性转移分析框架应用于自由间接引语中从属于认知指示语的研究,证明了认知指示语在自由间接引语中具有特殊的语用效果,即表明人物内心想法与情感的特殊语用效果,同时还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人物性格有更深的了解,不仅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作品,还可以帮助读者站在人物的角度去思考文本主题,从而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实现完整的体验,提高文体效果。另一方面,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认知指示语的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目的:胰腺癌每年造成超过331000例死亡,是两性中癌症死亡的第七大原因。为进一步探索肿瘤发生机制,现探讨MSMO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具有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的颁布与实施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的里程碑,自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民法总则》不仅实质性地开启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PWC170功率自行车测试、二级台阶测试与递增负荷直接测试的最大吸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一致性,探讨两种间接测定法推测VO2max有效性,并分析两
本翻译实践报告源文本选自丹尼尔·斯通(Daniel Stone)所著的《食物探险者》(Food Explorer)一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两章主要描述了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植物探险家戴维·费尔
随着每年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数量的增加,志愿者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提高其教学工作满意度。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海外教学工
笔者所选的翻译材料节选自《接受研究与视听翻译》(Reception Studies and Audiovisual Translation)第二部分中的《语境中接受的多种方法研究》(Multi-method research Rece
高密度光学信息存储和信息加密读取已经成为了大数据时代下的关键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膨胀、云计算和海量数据存储的安全性等问题。光致变色材料被认为是重要的光学信
目的:近年来,随着溶栓、导管技术的发展,心脏等大血管手术过程中为了避免大量出血,常常会选择在某个特殊阶段对腔腹主动脉进行血流阻断,这造成脊髓组织暂时性缺血,而血供恢复
当前问答系统已经成为广大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一个研究热点,而研究问题分类是做好问答系统的前提。如今中文问题分类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对于藏文问题分类的研究则寥寥无几。本文选择西北民族大学这个特定领域,研究民族院校问答系统中藏文问题分析模块中的问题分类。本文首先分析了藏文问句与普通文本的区别以及藏文问句的特点,然后结合问题集的特点对现有的语料进行分类。由于本文所使用的语料是来自西北民族大学的藏文校园问题集
昆曲艺术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国家也愈发重视其发展,并采取多种措施改变其生存状态与发展现状。但据数据显示,昆曲艺术仍处于“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