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大众化教育”对高校各专业质量提出了严峻考验,高校能否培养出高质量专门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育水平。目前,专业认证已经被列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鉴于此,针对高校专业认证的研究尤显重要。论文拟评述我国高校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希冀为建立规范化的专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完善高校专业认证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建构高校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高校实施专业认证的哲学依据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提出了高校专业认证作为考查专业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外在形式和以专业价值为主体性事实判断的内在属性,分析了专业认证检验高校知识传授的效用和不以认证结果为终结的特殊价值,认为专业认证“以社会为本”、“以学科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决定其实施目标与发展方向。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高校实施专业认证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首先研究认为,目前高校专业认证在工程教育专业实施效果显著,其范围已逐步延伸到其它专业领域。其次,政府为专业认证提供了相关政策支持。然而,认证机构的管理主义倾向和高校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在实施专业认证中占支配地位,对专业认证实施产生了负面影响:重“学校”轻“专业”认证倾向导致专业认证目标的偏差影响了专业认证的进程与绩效,导致专业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第四部分通过深入研究美国的高校专业认证,分析了美国高校实施专业认证的目的和意义,认为美国高校专业认证对我国有如下可供借鉴之处:专业认证与职业资格密切配合、对专业认证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法律保障、专业认证的国际化等。第五部分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政府、社会和高校三方面,探讨了完善高校专业认证的途径和方法,为我国高校建立完善的专业认证体系提供新的思路。政府要坚持以科学质量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规范,制定多元化认证标准;鼓励建立规范与法定的社会中介,允许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建立与用人单位互动的长效机制等;高校自身要重视激励,既要充分发挥参与专业认证的主动性、又要确立专业认证与人才培养融合的办学理念、注重专业认证进程和结果的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