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世界上第一的人口数量,作为最早享有农耕技术和文化沉淀的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技术的更新发展和推广实践。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起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过了几十载的演进,促进并推动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公营性农业技术体系已经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境,亟需改革。2002年,中央提出了将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开来的要求,并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等一些列关于农技推广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随后,从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全国各地方逐步尝试、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模式。本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导论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现实发展状况,充分肯定科技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我国公营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要求,在这样的体系中,出现了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优质农业技术生产资源遭到闲置、浪费等种种现象及问题,因此提出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模式的重要性。第二,包括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首先,以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分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产品属性。根据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理论,提出构建不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可能性。并例举了国外典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及经验总结。其次,通过回顾我国公营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在市场经济改革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湖北省为例,分析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的公益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试分析三种推广模式的优缺点。第三,本论文最后一章。根据公营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出现的问题和创新模式的探索总结,确定我国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应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政府、市场、科研院校等主体之间建立协同机制,整合各类农技推广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多向互动的服务。